“沈大人?”
養心殿外,飄著瑞雪,沈知節一路走來,披風和帽子都積滿了雪。
此情此景,倒是愈發襯托得他眉目如畫,俊俏逼人。
守在廊下的劉公公見狀,笑眯著滿是魚尾紋的雙眼,說道“這麼大的雪,怎也不打個傘?”
“劉公公,雪中漫步,不也快哉?”沈知節笑道,輕輕拂了拂肩膀上的雪花,然後頭一歪,看著兩扇緊閉的養心殿朱漆大門。
“嗬嗬,你們文人墨客的情懷,咱家可不懂,咱家隻知道著涼了不好受。”共事小一年下來,劉公公和沈知節也熟悉了,平時在皇帝麵前雖然互彆苗頭,總體倒也相處融洽。
大家都是為陛下做事,隻要是忠心的,那不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嗎?
“多謝劉公公關心。”沈知節拱手,接著朝養心殿努努嘴“陛下召見的誰,竟然叫您出來霜吹雪打?”
劉公公遲疑了一下,才小聲道“是謝將軍。”
“原來是謝將軍,我說呢……”沈知節輕哼,不經意間,目光掃過門外靜靜佇立的那一排禁衛軍,不由皺眉。
禁衛軍在陛下周圍護駕是常態,可是今天聚集在養心殿外的禁衛軍,數量未免太多了點?
那架勢倒不像是護駕,而是要大開殺戒一般。
是的,沈知節就是因為聽到禁衛軍的消息,這才急匆匆地趕來。
什麼雪中漫步,文人情懷,沒打傘隻是因為著急罷了。
雖不知道皇帝想乾什麼,但隱約也能猜到了。
沈知節不禁想起之前,有一回自己與皇帝閒聊,說到,若是南境之行沒有結果掉謝韞之,又該如何?
當時皇帝回他的原話,道“如何?那就要看韞之的選擇了。”
“到底他是朕親手培養的良將,朕待他情同半子,倘若他肯主動交出兵權,不再參與朝堂之事……”
“便,放了他?”沈知節猜測。
那時皇帝看他一眼,銳利的眼神,差點兒叫他以為是自己露餡了,便匆忙補了一句“那豈非縱虎歸山?”
“你擔心的是。”皇帝一笑,隨後又嚴肅起來,是沈知節從未見過的嚴肅“所以,他若是肯交出兵權,我會給他留個好名聲,叫他舊傷複發病逝,且不牽連他的妻兒族人。反之,便扣他一條通敵弑君之罪,九族儘誅。”
沈知節重重打了個寒顫。
九族儘誅……
如果沒記錯的話,本朝唯一一個九族儘誅的案子,還是發生在三十年前,恭王殿下的外祖,九族之內,死的隻剩下恭王殿下自己。
光是想想,那光景當得起‘血流成河’來形容……
沈知節苦笑地想,沈知節啊沈知節,你怎麼會認為皇帝是個心慈手軟之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們都是皇權的祭品。
當時沈知節說的是“陛下,依微臣之見,倘若謝韞之肯交出兵權,也不能立刻處置他,畢竟西營的十萬大軍對他忠心耿耿,若是他死得不明不白,難說西營不會被有心人利用。”他提議道“保守起見,還是留他一命,等收服了西營再作處置也不遲,陛下覺得呢?”
皇帝忌憚地道“韞之武藝高超,留著他便能為恭王所用,叫朕如何放心?”
謝韞之為何非死不可,除了手握重兵,便是一身武功令人忌憚,皇帝怎敢讓他全須全尾地活著?
“這有何難?”沈知節便陰惻惻地笑了,出主意道“廢他一條好腿便是,為了妻兒與九族的安危,想必他也是心甘情願被廢。”
皇帝便未再說話了,似乎是讚同了沈知節的提議。
說到底,在皇帝心中,謝韞之隻是個臣子,若不能順理成章地叫對方‘戰死’沙場,那麼皇帝自己動動手也非難事。
難的是如何收回兵權,又不會叫天下人詬病他鳥儘弓藏,逼迫忠良。
親自開口逼迫謝韞之交權,隻能為下策,遠不如謝韞之‘戰死’的好。
所以皇帝是很希望謝韞之回不來的,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做掩耳盜鈴之事,哪怕最終逼得謝韞之交出兵權,天下人亦知是他所為。
他容不下忠臣良將,會成為他為帝生涯的敗筆。
固然,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做了就是做了。
後來這場‘如何討伐謝韞之’的談話,沈知節自然告訴了謝韞之,希望對方能有所防備才好。
養心殿內,謝韞之久久未再落子,隻是抬眸看了一眼嚴肅的皇帝,若非沈知節提前報過信,他真的會以為,隻要自己老實交出兵權,皇帝就會放自己解甲歸田。
十六從軍,至今十二載,他與皇帝之間,並非沒有真感情。
母早亡,父續娶,謝韞之得承認,皇帝給了他許多父對子的照顧,叫他缺失的那部分得以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