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評判_大唐:開局走後門,我成了暗侍衛_思兔閱讀 

第131章 評判(2 / 2)

齊向魯索回管仲,魯人施伯認為齊欲重用管仲,將會對魯不利,勸莊公殺管仲,莊公不聽,把管仲歸還齊。

隨後在魯莊公十年,這一年的春天,齊桓公派兵攻魯。

當時齊強魯弱。兩軍在長勺相遇。

魯莊公采用曹劌人建議,魯軍按兵不動,齊軍三次擊鼓發動進攻,均未奏效,士氣低落。魯軍一鼓作氣,打敗齊軍。

後乘勝追擊,直逼齊國國都,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

由“長勺之戰”可見魯莊公既有目光短淺、迷信的一麵,又有虛心聽取下層人士意見的一麵。

在戰前的政治準備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食物這些養生的東西,自己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拿來分給彆人。

以及敬神用的牲畜玉帛,有多少說多少,不敢誇大數目,總是誠心誠意,這些本身和戰爭的取勝沒有關係。

而魯莊公卻津津樂道,足見其迷信、愚腐的特點。

在戰鬥中,他不懂“一鼓作氣”的道理,更不懂“兵不厭詐”的戰術,而要盲目出擊,其“肉食者鄙”的特點暴露無遺。

另外,“長勺之戰”的勝利沒有曹劌不成,而曹劌能夠參政、議政和魯莊公的虛心納諫不無關係。

細細梳理來,魯莊公這個人還是有許多優點的,首先是虛心納諫?,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春秋時期,那時君主專製,帝王惟我獨尊。

朝綱上下,惟聖旨是從。

君臣綱紀十分嚴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王就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是無可摧毀和替代的,因此,國家大小事情,皇帝一個人說了算。

魯莊公麵對“齊師伐我”,已經“公將戰”。

也就是說魯莊公對這場戰爭何去何從,已經有了安排和布置。

而曹劌作為一介武夫卻敢公然提出反對意見,這不是找死嗎?

此時,戰事緊急,容不得半點怠慢而魯莊公也準備好應戰了,於情於理上都不會接見曹劌,但是魯莊公並沒有高高在上,也不因曹劌是一個平民百姓而拒絕接見。

不僅接見,而且有問必答。

麵對曹劌提出的“何以戰”,魯莊公能以實回答,在聽完曹劌的陳述後,經過一番思索後,竟也提出了“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而得到了曹劌的肯定。

魯莊公能放下尊嚴,虛心納諫,這是他身上的閃光點。

其次,儘職儘責。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說明了魯莊公儘職儘責,身為一國之君,高高在上居朝堂,卻也知道體恤百姓,君有愛民之心,民則有擁君之舉。

麵對外強的入侵,魯國人民絕不會袖手旁觀,坐以待斃。

長勺之戰,我們也看到魯莊公絕非一個貪生怕死之人,看他奔赴前線,與戰士一道搖旗呐喊,為軍隊助陣,親臨前線,身先士卒。

同時與曹劌同乘一輛戰車,也就是告訴我們,魯莊公和曹劌並肩作戰。

這還不是因為曹劌戰前的建議讓魯莊公刮目相看,他才有參與這麼重要的一場戰爭的資格,可見魯莊公知人善用。

打仗時魯莊公的指令又連遭製止,但魯莊公能從諫如流。

我們不能不佩服魯莊公用人不疑,放手讓曹劌施展才乾,可謂雖鄙不頑猶大智。

最後,是他的不恥下問。

一個君王平日高高在上,是眾人追捧的對象,麵對曹劌不同的聲音,即使是反對自己,他也能聽進勸諫,接見地位並不高的曹劌,並與他一同乘坐戰車親自作戰。

魯國軍隊在曹劌的正確指揮下,酣暢淋漓地結束了這場衛國戰爭。

按理說,這件事就該告一段落了,但是魯莊公還在思考,他在思考什麼?

預知後事如何?下集更精彩。



最新小说: 史前求生:開局一座石洞 金手指,我要定製的 係統賜我造化,我賜萬物造化 修仙:我誅妖獲得修為很合理吧? 九叔:冒牌掌門人 南離無妖 前世女主找上門 重生之黑客女王帶萌娃勇闖娛樂圈 我在八零種滿山蘑菇掙99套房 簽到:世界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