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生情不自禁的上上下下、從頭到腳、從裡到外的又對費柳仔細觀察了個遍。
沒錯啊!
這臭小子就是一個比普通資質略微好一內內的資質啊!
不仔細看,這一內內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難道和他的神魂有關?
嘶……是了是了,應該是這樣!
難怪他的神魂能自我覺醒,難怪它能自我警示和保護!
弁生眼睛一亮,似乎找到了答案。
這個使命,看來真得落在他身上了!
“徒兒,給為師說說,你是怎麼想到的。”
於是,費柳詳儘的給弁生說了自己的想法和試驗過程。
然後把新的精血逼出讓弁生檢驗了一遍。
“徒兒,築基之後是化氣你已經知道了,但是化氣境是什麼樣的你不知道吧?”
“是的,師父,心法上沒有記載。”
“之所以說築基之後,才算真正的開始了修行。因為隻有築基,人的神魂才開始有神的意識,即從神魂升華為神識。”
弁生給費柳解釋了一下築基境和化氣境。
首先是神魂的變化。
在三境的時候,人的神魂是不能離體的,隻能內視。
達到築基境,神魂不再是一個虛幻的意識,而是成為了神識,有了“神”的意識,就如人,從虛無,變成了一個胚胎一樣。
並且此時的神識能外放體外,來探照外部世界。
究其原因,神識力量的外放,就像太陽的光能照到我們身上一樣。我們的神識之光,也能照耀一定範圍內的距離,讓一切都纖毫畢現。
當我們的神識之光達到一定強度、厚度的時候,它就能發出強大的能量,實現攻擊!因為它是無形的,所以其攻擊主要針對耳朵的聽覺和神魂產生強烈的震蕩,直至破壞它們。
那麼神識到了化氣境是什麼樣的?
這就要說到第二點,精氣的變化。
人有上、中、下丹田,並有精、氣、神三寶,分彆對應
下丹田。通稱神闕,習慣以丹田稱呼,藏精之地,生命之源;
中丹田。通稱絳宮,聚氣之所;
上丹田。通稱印堂,守神之根;
三境達到精氣神圓滿之後,築基境就需要將上、中、下丹田開辟靈府,用於儲藏天地之炁。儲藏的目的除了隨時補充精氣神所需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供養肉身。
炁隨著人的精血、元氣,充盈著血脈和筋脈,而血脈和筋脈分布人各處,它們聯結了人體血肉、表皮的每一處部位,而這些血脈、筋脈終端各自的滋養著一片血肉、肌膚、臟器,讓人的身體得以不斷的滋養,讓人的身體減緩衰老,乃至慢慢的停止衰老。
這就是炁的功效,改造了人體的本源,補充人的本源,減緩衰老、實現永生的可能。
而肉身的供養,對於化氣境的修行極為重要,也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因為,化氣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氣與精融合,達到“三歸二”的境界。
兩者的融合,滋養了身體,等於是造就了一個堅固的容器之胚胎,讓我們的肉身開始進行塑造、鍛煉,並不斷的進化,讓神識有了安放和滋養的容器,神識開始堅固。
畢竟,隨著我們修為的增加,神識也會增加,我們的印堂將難以承受自身神識。
因此,神識必須將我們的整個身體作為容器,才能滿足未來的成長。
“您的意思是,我做到了化氣境才能做的精氣融合?”
費柳目瞪口呆了,思維也停滯了,自己莽撞的誤打誤撞,這是開了一條新的修行路徑嗎?
“目前看確實如此!不愧是我蕭香唯一的弟子啊!哈哈哈……”
得!一句話,功勞成他的了!
“師父,按照您說的,三境期,神魂是不能外放的,為何我的神魂能外放呢?”
“你師父是一般人嗎?!讓你刻苦修煉《易髓功》、不停用心法補足三境先天缺陷,你以為是白搭的?這兩套功法本身就是能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