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明月是今年三月份來的李家溝大隊,雖說還未滿一年,但這時間卻趕得十分湊巧。
從充滿希望的春耕開始,到炎炎夏日的辛苦麥收,再到金秋時節的喜悅秋收,一年裡主要的農活,她可是一個不落,全都親身經曆了一番。
上工時,她也沒有刻意擺爛,儘管比不上普通村民的勞動力,可也達到了知青院的平均勞動水準。
因此,交完公糧後的分糧大會上,齊明月並不是一個看客,而是實打實地分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勞動成果。
這份糧食可謂是個大雜燴,包含了村裡耕種的所有農作物:
黃澄澄的玉米顆粒飽滿,數量也是最多的;金黃色的麥粒散發著淡淡的麥香;紅薯則一個個圓滾滾的,惹人喜愛;暗紅色的高粱米粒粒分明,小巧玲瓏;還有圓溜溜的土豆以及為數不多猶如迷你葫蘆一般的花生。
齊明月分到的糧食,在扣除了剛來村子時借的糧食之後,剩餘的總量著實不多。
可每一粒、每一撮都是她辛勤勞作的成果!
所以,哪怕隻是看著它們,她也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欣慰和滿足。
無論是哪種糧食,在她眼裡都顯得格外眉清目秀。
在眾多女知青當中,史雪芬無疑是工分最多的那個人。
工分最少的居然是唐小秋,而不是看起來最矮小、最弱不禁風的秦書言。
秦書言家裡寄來的包裹與齊明月不相上下,甚至還要更多一些,所以,人家有少乾活的底氣。
可唐小秋又憑什麼呢?
齊明月覺得很奇怪,她記得剛來李家溝大隊那天,新知青們都去供銷社添置生活用品,隻有唐小秋在知青院待著。
她不相信唐小秋帶的東西真有那麼齊全,大概率是沒錢購置東西吧。
就這樣一個開局,唐小秋不想著好好掙工分,還老是找她麻煩,也真是夠奇葩的。
男知青那邊,林紅軍以絕對的優勢占據了分糧最多的冠軍寶座,而葛建國卻是那個分糧最少的人。
這倒很出乎齊明月的意料!
幾個男知青中,陳暄應該是最清瘦、最單薄的一個,看上去又是那種高知家庭出身,一看就是不會乾農活的料。
想不到他竟然不是最後一名。
葛建國自己似乎也完全料到這個結果,剛開始還跟一幫知青說說笑笑,得知這個消息後,整張臉瞬間陰沉下來。
搬糧回知青院時,全程都黑著一張臉。
這人在學校,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喜歡衝在最前麵,屬於那種最為積極的分子之一。
然而,如今來到鄉下參加勞動,竟然直接乾了一個倒數,連女知青這邊都有兩個人的工分超過了他。
史雪芬和毛菊花的工分都比葛建國高。
這樣巨大的落差,對於自信心膨脹的葛建國來說,無疑是一次極為沉重的打擊。
齊明月隻希望經此一事,他能多花點心思在工作上,彆老想著跟她扯上關係,她每次應付也覺得很麻煩。
另一邊,唐小秋倒是跟沒事人一般,臉上既沒有糧食不夠吃的擔憂,分糧結束以後,也沒有見她再回去找村裡額外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