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走在隊尾,肩上扛著把鐵鎬,腳底下好像踩著兩團針,每邁一步,都得下一次決心。
抬頭望去,兩百多人的隊伍押著三十幾輛大車,稀稀落落地繞過了一座小山包。
“還得走多遠?”他問前麵的老吳。
“早晨才過雲內寨,離雁門關還有兩百多裡。”
老吳在最後一輛騾車上搭著半個屁股,慢悠悠地說,“要是按期趕到的話,今天還得再走三十幾裡。”
“又是修路、又是築城,還得像驢一樣趕路,一個月隻拿兩百文的醬菜錢,這廂軍的活兒,真他媽不值!”柱子憤憤不平。
“沒法子,眼下北麵吃緊,雁門關東西兩邊小道原本無人看著,現在也各駐紮了一營禁軍。上麵還不放心,這才讓咱們跟著宋提轄在白草口另起一座新寨。”
“上麵張張嘴,下麵跑斷腿。你說金兵真要打過來嗎?”
“上麵要防備的是遼國殘兵,狗急跳牆竄進來作亂。”老吳嗤嗤笑著,“大金和咱們同盟攻遼,怎麼會打過來?”
“我瞧這可沒準兒……”
老吳呸的一聲“我抽你小子這張烏鴉嘴!老漢我一大把歲數了,還想著回家抱幾年孫子!”
柱子頗不服氣“打過來才好,上陣廝殺,好歹搏點功勞,好過築一輩子城!”
老吳斜眼瞧了瞧他“年輕輕的,怎麼這麼不惜命哪!那幫手撕老虎的凶神惡煞要是打過來,就你這走幾十裡路都喊腳疼的小身板,能保得住腦袋?
再說了,打仗那是禁軍的活,你小子連弓都拉不開,搏你娘個屁的功名!”
正說著,前軍忽的停住了腳步。
“怎麼回事?”老吳跳下騾車,跟前麵的人打聽。
“好像是有幾個鄉農跑過來報信,說金兵打進來啦,也不知是真是假。”
老吳心裡暗罵“真讓這烏鴉嘴說中了!”
他緊張兮兮地四下張望,但見左邊山巒上人頭湧動,衝過來一彪人馬,穿著獸皮,臉上抹得紅一道、黑一道,手裡掄著大刀斧頭,嘴裡嘰裡咕嚕地怪叫。
老吳心想“這金兵一瞧就夠凶的!”嚇得一哆嗦,想往騾車底下鑽,哪知下麵早藏了三個人。
他勉強擠進去,翻著眼珠往外麵瞧,但見柱子掄著鐵鎬衝上前去,卻被個使棍子的一棍悶倒。
像柱子這樣有膽量廝殺的人不多,隻不大功夫,外麵便靜了下來。
老吳正想探頭去瞧,猛然間腳踝一緊,被人拖出來按在地上。接著頭頂皮盔,身上棉袍、褲子全給人三下五除二地扒下來。
他大吃一驚“沒想到蠻兵還好這一口,老子晚節不保。”嚇得大叫“小的歲數大了,伺候不了幾位爺們!”
也不知蠻兵是不是真的嫌他歲數大,扒下他的衣服,就把他放開了。
老吳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戰戰兢兢爬起來一瞧,見那隊金兵早就沒了影子。周圍到處都是跟他一般被扒光的漢子,穿著貼身小衣,在寒風裡哆哆嗦嗦地站著。
——————
楊大海率眾日夜兼程,這日來到雁門山腳下。
史灶主早已在此等候,說道雁門關東西小路皆有官軍駐守,不能繞行。幸而並州分灶解雲飛在雁門關守軍中任職副將,已安排妥當,保教眾人輕鬆過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
雁門關在代縣西北四十裡外雁門山中。山勢峭拔,其間一路,盤旋崎嶇,起於南麓太和嶺口,經黑石關溝,越鐵裹門、北至白草口、油房為止。
雁門關便置於鐵裹門,扼製險要、咽喉全晉,為千古兵家征戰之地。
戰國李牧、漢初李廣在此鏖戰匈奴。隋末楊廣、大唐薛仁貴經此征討突厥。北宋初年,楊業也曾率三千騎襲出雁門,大破遼兵,博得了“楊無敵”的稱號。
千古英雄,不勝枚舉。
一行人向山上行去,但見峭壁陡立,怪石翻空,迎麵南下避難的百姓扶老攜幼、絡繹不絕,而自南向北的行人卻寥寥無幾。
來到關下,但見兩山對峙,一關如鐵,牆高三丈,雉堞為齒。十幾名士兵執矛立在關門兩側。
一個都頭迎上前來,裝模做樣的翻查了一番“沒什麼緊要物事,放行!”
他又一抱拳,壓低了聲音說“兄弟們小心!”
楊大海略一打量,見他胸前綴了塊補丁,便知此人是軍中的丐幫弟子,奉解雲飛之命,前來做內應。
丐幫忠義報國、殺敵禦侮的事跡數不勝數。禁、廂兩軍中也有不少赤膽忠心之人仰慕其俠名,甘願投入幫中報效。
眾人才入關城,忽聽頂上一聲斷喝“下麵是些什麼人呐?”
抬頭望去,見一名軍官站在城頭,扒著垛口往下瞧著。
那都頭急忙躬身施禮“回張指揮使這些人是江南鏢局子的,說是要去一趟應州。”
張指揮使眉頭皺了皺“應州如今是大金的地界,去那裡做什麼?”
喜歡破城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破城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