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東詳細地看著陸江河寫的報告。
看了之後,他也是無比的臣服。
陸江河無論是文筆還是思路條理,的確要比自己強上好幾倍。
但是報告的內容讓趙衛東非常的疑惑了。
按理說這種特大項目,特彆是動不動就10多個億投資的項目。
那江城縣必定會鼓掌歡迎。
但是為什麼陸江河寫的報告之中,對恒潤集團好像是充滿了謹慎。
這到底是王明的意思還是陸江河的意思?
又或者是陸江河寫了之後把王明給說通了?
趙衛東因為比陸江河早幾年在王明的身邊做秘書。
所以高層之間那種微妙的平衡他還是知道的。
江城縣縣委書記是陳輝。
陳輝是從江州市的市級部門空降過來的,並非江城縣土生土長的乾部。
所以他對江城縣沒有任何的歸屬感。
這幾年來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搞出一些政績,然後儘快的跳出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
江城縣的縣長王文峰這是江城縣土生土長的官員。
在江城縣耕作幾十年,幾乎都要把陳輝給架空了。
而常務副縣長王明也不是江城縣的人,是學術派,從江州大學走出來的。
王明在本地也毫無根基。
負責招商引資的是副縣長李春生。
也就是恒潤項目,肯定是李春生招商過來的。
而當初王文峰做組織部部長的時候,李春生是副部長。
也就是李春生是王文峰一手提拔的。
那麼換而言之。
恒潤項目肯定是李春生和王文峰共同的傑作。
兩位領導都希望把這個企業給引進過來。
但王明居然提了反對意見。
這說明什麼問題?
趙衛東腦子轉的飛快,很快就想清楚其中的道理。
第1個問題,王明很有可能和陳輝站在同一戰線,希望通過這件事情打壓王文峰和李春生。
畢竟兩個人都是外地派,此時隻有聯合在一起,才能夠成事。
第2個問題,那就是王明本身覺得這個項目不好,所以提出了反對意見。
但無論是怎樣。
趙衛東的內心都無比的興奮。
陸江河寫的這個報告就是他的投名狀。
他寫報告這些素材和一些小片段,更是比報告的措辭更加激烈,原因更加清楚。
這就是投名狀。
如果王明不重用自己。
那麼趙衛東也不介意在背後狠狠的捅王明一刀,順帶把陸江河拉下水。
王明不過是個學術派的官員而已,再怎麼鬥也肯定鬥不過土生土長的李春生以及王文峰。
想到這裡之後。
趙衛東露出喜悅的笑容。
而此時此刻,在縣委305小會議室。
縣委縣政府的主要領導圍坐在大桌子前。
每個人的前麵都擺著一份材料。
這就是經過經濟局按照李春生副縣長的意思修改之後的關於恒潤集團和江城縣最終合作方案。
陸江河坐在後排秘書的位置,拿出筆和筆記本準備記錄。
他知道,一場戰爭即將開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