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蘿卜帶出泥,這事兒沒完!讓他們自己掂量掂量,是主動交代,爭取寬大處理,還是等著進去之後竹筒倒豆子!”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可不是說著玩的。進了那種地方,進了紀委的小黑屋,要是沒有陸江河這樣的底牌,再想出來,可就難了。”
劉愛璐在心裡默默地想著。
她點了點頭,鄭重地說道:“好的,陸縣長,我這就去回複他們。”
“還有件事,”陸江河抬起頭說道,“你去通知組織部和人事局,讓他們立刻著手準備,選拔合適的乾部,填補統計局和商務局的空缺。”
“這兩個一把手的位置,不能空太久,要儘快補位。一個蘿卜一個坑,占著茅坑不拉屎可不行!”
“要選能乾事、肯乾事、乾成事的乾部,彆再弄些混日子、熬資曆的老油條上來。”
劉愛璐點點頭,隨即便離開了。
其實這兩位局長突然辭職,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明陽縣,統計局和商務局都是油水豐厚的部門,能在這兩個位置上坐穩十多年的一把手,哪個不是“人精”?
他們突然撂挑子,一方麵固然是迫於陸江河的壓力,另一方麵,也是想“以退為進”,給陸江河“將一軍”。
畢竟,這兩個部門的工作專業性很強,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接手的。他們想借此機會,讓陸江河投鼠忌器,不敢輕易動他們。
說白了,這就是一種變相的要挾,一種軟抵抗。
能混到這個位置,有幾個是傻子?都是老油條,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這一招,也算是狗急跳牆,破罐子破摔了。”
但很顯然,他們低估了陸江河的決心和手腕。
他們以為,這樣就能拿捏陸江河。
如果陸江河這麼容易就被擺平,那羅曉明和陳玉良也不會栽得這麼慘。
離職好啊!新人新氣象,正好騰籠換鳥!
陸江河心中想著,下一個,說不定更聽話,更乖!
……
幾天後,明陽縣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在縣委接替會議室召開。
會議室裡,氣氛凝重,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一股火藥味。
“同誌們,”縣委副書記、明陽新區黨工委書記毛彪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
“最近,咱們縣裡的人事變動比較頻繁,特彆是幾個重要部門的一把手,接連換人,這在社會上引起了一些議論。”
他頓了頓,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陸江河,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我認為,我們對待乾部,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與人為善,要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
“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搞一刀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抓大放小才是正道。”
“有些同誌,工作上可能存在一些瑕疵,一些不規範的地方,我們要曆史地看待問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上綱上線,無限放大。”
“和諧才是主旋律,穩定壓倒一切!折騰隻會亂了大局!”
在座的常委們,都是人精,自然聽出了毛彪的弦外之音。
一時間,會議室裡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陸江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