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後的李文剛回到辦公室,就看到另一位副科長楚佳祥已經在等候了,也許是上午王玉民搶先彙報工作刺激了他,所以午飯過後,就等在了李文的辦公室外麵,對於這樣的事情,李文當然是來者不拒,熱情歡迎。
經過聽取兩位副科長的工作彙報,又和所有的科內員工進行了單獨的洽談,李文的基本了解和掌握了工業品科的工作內容,不由得感歎不要太舒服。
在他看來,他就是一個簽字的機器,隻要和財務部門搞好關係,為下屬進行調配工作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他就已經非常合格,而且這項工作沒有任何的創造性,一切均按照上麵下達的計劃執行。
所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多爭取一些計劃數,或者能夠利用一點關係,搞一點計劃外的產品,但是對於像一個手電筒都被列為工業品的時代來說,真正可以用來爭取的物資並不多,而且需求也並不是很大。
畢竟在一個星光可以作為燭光來用的時代,生活條件的改善並不是必需的,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尤其是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物資的匱乏,尤其糧食供應的趨緊。
李文深知時代的發展,也能預料大事件的到來,但是他不能說出一絲信息,隻能自己默默地做著自己的打算和準備。
自己的房子已經整修完成,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從外觀上看是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化,整體結構也未做改動,隻是重新做了防雨措施,何雨柱的房子也是如此。
房子的完工,最高興的莫過於婁曉娥和雨水,現在婁曉娥來得更加頻繁了,即使李文不在家,何雨水去上學了,婁曉娥有時自己也會待在這裡,似乎這裡才是他的家。
以至於譚雅麗調侃自己的寶貝女兒,還沒結婚就不想要娘家了,不過在譚雅麗和婁振華看過李文的房子後,也不由分說感覺很舒服,譚雅麗甚至也想著在這裡住下一段時間。
她的這個想法在後來還真的得到了實現,甚至是住了不短的時間。
轉眼就要到國慶節了,李文特地選定了九月十九日和婁曉娥一起去乾媽那裡領取了結婚證,正式地成為夫妻。領證是喜事,但是李文嫌棄街道發放的結婚禮品卻引來乾媽的笑罵,以至於領證後,婁曉娥就被乾媽拐到自己家裡去看孩子了。
李文將自己要結婚的事情通過信件給姑姑和叔叔都通報了一聲,也都收到了回信,但是沒有一個人有過來參加婚禮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居然每人隨信寄來十塊錢作為賀禮。
這讓李文很是不解,雖然他都沒見過這名以上的叔叔和姑姑,但是也不應該是這種做法吧。
當李文把這件事情說給乾爸乾媽聽的時候,從乾爸的話中,李文才知道,自己所謂的叔叔和姑姑與自己已經去世的爸爸是同父異母,而且關係並不是很好,爸爸受到後母的嫌棄,早早地就離家了,他們這樣也在意料之中。
李文想到既然是這樣,那也就是無須掛念了,隨後將各人的賀禮分彆寄回,告訴他們以後各自安好,不再打擾。
十月一日,在嶽父婁振華、師父郭萬春以及乾媽乾爸的主持下,李文和婁曉娥沒有舉行婚禮,而是直接舉辦了隻有自家人參加的婚宴,說是隻有自家人,但是也足足擺了五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