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或攜老扶幼,或單身一人,皆是背井離鄉,遠離故土,舍家避難。
趙權身著錦衣華服,手持一柄折扇,扇麵上繪有山水圖案,顯得頗為儒雅。
然而,他此刻的神情卻與這儒雅之態大相徑庭,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看著那些流民就好像看著貨物。
“諸位鄉親,我錦繡商號向來樂善好施,今日在此施粥,便是希望能解爾等一時之困。”
趙權的聲音洪亮,傳遍四周:“但粥總有儘時,爾等若要長久之計,還需尋個安穩的去處,我錦繡商號在祥雲鎮西南五十裡處修建了鄔堡,銅牆鐵壁,堅不可摧,且有武道高手坐鎮,不懼那狐妖侵擾,如今,鄔堡需要大量家丁奴婢,隻要爾等願意,便可入我鄔堡,一日兩餐,溫飽無憂。”
流民們聞言,紛紛投來希冀的目光。
他們之中,許多人已經花光了積蓄,乞討為生,更有甚者,饑腸轆轆,賣兒賣女,隻為換得一口吃食。
此時聽到錦繡商號招募家丁奴婢,不少走投無路的流民都動了心思。
“趙管事,我願入鄔堡,求一口飽飯。”
一名中年漢子率先開口,他身旁還領著一個瘦弱的孩子,眼中滿是膽怯。
“好!隻要爾等忠心耿耿,儘心辦事,我錦繡商號定不會虧待爾等。”
趙權笑容滿麵,從身旁的小廝手中接過契約和銀子,遞給那中年漢子:“在契約上按了手印,拿了銀子,你便是我錦繡商號的人了。”
中年漢子顫抖著手接過契約,仔細看了幾遍,咬咬牙,最終還是按了手印。
短短兩日,錦繡商號便在祥雲鎮外招募了數千青壯男女。
而這一幕,不隻發生在祥雲鎮,涼州各地都有錦繡商號的管事在招人買人。
且說這涼州刺史李戡,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
這日,他正在府中批閱公文,忽聞郡守徐自驥求見。
“徐郡守,何事如此匆忙?”
李戡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目光如炬,直視徐自驥。
徐自驥躬身行禮:“刺史大人,下官有要事稟報,近日來,錦繡商號在各地購置田地,修建鄔堡,招募家丁奴婢,數量巨大。”
李戡聞言,眉頭緊鎖,沉聲道:“此事非同小可,你且細細道來。”
徐自驥便將錦繡商號在涼州各地的所作所為,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戡。
“現如今錦繡商號在涼州修建鄔堡共計四十九座,下官曾暗中派人調查過,這些鄔堡皆有陣法防禦,且有武道高手坐鎮,防備森嚴,水潑不進,外人難以窺探其內。”
李戡聞言,麵色越發深沉。
他站起身,在廳中來回踱步:“這錦繡商號乃是曹鯤的私產,這般大興土木,畜養家奴,恐怕另有圖謀。”
“徐郡守,此事你可曾上報朝廷?”
李戡停下腳步,目光如炬地看向徐自驥。
徐自驥低下頭:“下官也曾想過上報朝廷,但此事牽涉曹鯤,且各地官府皆對此事視而不見,下官擔心……”
“擔心什麼?”
李戡厲聲道,“你擔心曹鯤報複你?你彆忘了,你可是朝廷命官,世受皇恩。”
徐自驥聞言,嚇得渾身一顫:“下官這就去準備奏折,如實上報朝廷。”
李戡見狀,歎了口氣,道:“罷了,此事你且不必再管,本官自會處理,你且回去,繼續暗中調查,若有新的線索,即刻來報。”
徐自驥應了一聲,起身告退。
數日後,李戡獨自坐在書房中,奮筆疾書,將自己錦繡商號的所作所為,儘數寫在了奏章之上。
寫完之後,他仔細審閱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便命人連夜送往玉京。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