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雖好,但抹布也有其用處。
姬康深知這一點,因此才會對戴罪之身的曹鯤委以重任。
朝堂上紛爭不休,暗潮湧動,涼州更是打的屍橫遍野,流血漂櫓。
涼州的戰事仍在繼續,奏報不斷,牽動人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涼州的捷報不斷傳來,曹鯤的戰功也越發顯赫,在大乾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在錦繡商號的刻意鼓吹下,百姓交口稱讚。
然而,這也引來了更多人的嫉妒和不滿,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
就在這時,一個好消息,不對是噩耗傳來。
曹鯤在崆峒山大敗,雖然成功率軍突圍,但被玉狐老祖的法寶所傷,麾下將士更是傷亡三萬餘眾。
若不是長陽侯薛貴、鎮西將軍常由齡、除妖司黃毅及時出手,曹鯤怕是會命喪崆峒,涼州軍也會全軍覆沒。
消息傳到玉京,世家文臣大喜過望,彈冠相慶,彈劾奏章,堆積如山。
姬康看到薛貴、常由齡、黃毅的奏報,心忍不住一沉,百般滋味湧上心頭。
一方麵,曹鯤遭逢大敗,險些喪命,更讓他覺得曹鯤可以信任。
一方麵,曹鯤大敗,可見狐妖之禍的危害之大。
眼下北戎大舉進犯,遼州戰事膠著,涼州的狐妖之禍又久久不能平定,讓他感覺到難以言表的壓力。
大乾傳到他手裡,怎麼這般多災多難。
難道是自己不夠仁慈?不夠勤勉?
不!
絕不可能是自己的原因!
大乾絕不會在自己手中衰落。
姬康夜不能寐,派人將丞相王駿請到宮中。
王駿是從龍老臣,所以每次遇到難題,姬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駿。
可憐王駿一把年紀,還要從被窩裡爬出來開會。
皇宮之內,燈火通明,溫暖如春,卻也無法驅散那股從心底升起的陰鬱。
姬康語氣沉重道:“丞相,近日邊疆戰事不利,你可有良策以平此亂?”
王駿苦思良久道:“臣以為當前之局,需雙管齊下。”
姬康問道:“哦?丞相有何高見?”
王駿道:“其一,應立即從中原各州調集精兵支援邊疆,其二,派遣皇子前往前線犒軍。”
此言一出,姬康也微微一愣,隨即目光銳利地看向王駿:“丞相此言何意?”
王駿解釋道:“微臣此言並非要讓皇子親臨戰場,而是讓他們以犒軍之名,前往前線慰問將士,此舉一來可以提振士氣,讓將士們感受到皇恩浩蕩;二來也可以借此機會監督邊軍。”
姬康聞言,眉頭舒展,“監軍”的提議非常順他的心意。
他對增兵之事猶豫不決,就是擔心邊軍,或者說領軍主將擁兵自重。
現在王駿的主意,可謂是一箭雙雕,解開了他的心結。
“好!丞相此計大妙!”
姬康一拍龍椅,大聲稱讚道。
“那麼,丞相覺得哪位皇子適合前往前線呢?”
姬康看著王駿,目光灼灼的問道。
王駿道:“老臣不知,還請陛下斟酌。”
姬康想了想,一錘定音道:“派趙王姬材前往涼州,衛王姬毫前往遼州,這兩個小子可是一直想在沙場建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