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馮謙在妖族的護送下啟程返回大營。
招安事成後,崆峒再無戰事,三軍班師回朝。
涼州百姓得知戰事結束的消息後,紛紛歡呼雀躍,奔走相告。
妖族不出崆峒山,他們又能過上安寧的生活了。
這種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的日子實在不是人過的。
數日後,皇帝的撤兵聖旨和嘉獎詔書抵達了涼州。
曹鯤作為此次平妖之戰的功臣之一,自然也得到了朝廷的嘉獎。
大喜之下,在武安城大擺宴席,既是慶祝,也是為趙王、長陽侯、夏陽侯等人送行。
妖族不鬨了,他們這些人也該回家了。
次日,他率領涼州百姓恭送趙王姬材、長陽侯薛貴、夏陽侯許勝等朝廷大員離開
涼州戰事消弭後,許多百姓在官府的組織下開始返鄉。
他們攜家帶口,滿懷激動的踏上了歸途。
也有一部分百姓選擇定居在武安、漢平等堅城之中,希望能夠在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然而,經此大亂後,涼州百業凋敝,百姓生活困苦。
曹鯤以刺史的身份張貼告示,號召世家大族、豪強富戶捐款捐糧,幫助百姓重建家鄉。
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曹鯤在涼州的威望日益深重。
他不僅手握軍政大權,更因秉公執法,保境安民,贏得了百姓的尊敬與愛戴。
誰敢不給他麵子,那就自找苦吃。
世家大族、豪強富戶因為狐妖之禍,背井離鄉,賤賣家產,已經是損失慘重,可是現在還要強忍著不快,含淚捐款捐糧,為曹鯤歌功頌德。
麵對曹鯤的盤剝和壓榨,世家大族、豪強富戶心中的怨氣可想而知。
可是那又如何?
胳膊擰不過大腿。
現在的他們不過是曹鯤案板上的魚,誰敢不服那就是一刀。
有了世家大族、豪強富戶的錢糧,曹鯤截留八成充入涼州府庫,拿出二成為歸鄉的百姓發放糧中牛羊。
這一善舉,又讓曹鯤贏得了一波愛民如子的美名。
眼瞅著曹鯤拿著他們的錢糧收買人心,世家大族的怨氣又重了三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涼州逐漸恢複了一些生機。
百姓們修建房屋,開墾田地,商賈往來,輸送物資,百業複蘇。
然而,在這看似“安寧美好”的背後,卻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暗流湧動。
因為在狐妖之禍期間,不管是世家富戶,還是平民百姓,為了保命賤賣了田產,以至於數百人無田可耕,無地可種。
有人為了生存,不得不淪為佃戶奴仆,有人則是流離失所,成為流民,四處乞討,甚至落草為寇。
其中最大的一支流民足有十幾萬人,其首領名叫楊賜,年紀輕輕卻武藝超群,為人仗義,在流民中頗具威望。
喜歡彆怕本座是好人請大家收藏:彆怕本座是好人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