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
位於邊陲,民風彪悍,自古便是英雄豪傑彙聚之地……
自陳友諒在比武大會上橫空出世,引得涼州刺史、當世武尊曹鯤的青睞,被其收為親傳弟子之後,激起了無數青年才俊的熱情。
“珠玉在前,誰不想一步登天?”
酒樓裡,一位身著青衫的貴公子搖頭晃腦,對著滿堂賓客高聲說道。
“陳友諒一個不受重視的庶子,尚且能得曹大人青睞,我等又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茶館內頓時沸騰起來,眾人紛紛議論,有的驚歎於陳友諒的運氣,有的則暗自思量,如何能在武大會上脫穎而出,成為下一個被曹鯤看中的幸運兒。
而此時的曹鯤,正端坐在涼州刺史府的庭院之中,手執一杯清茶,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
他的麵前,陳友諒正恭敬地站立,手中緊握著一柄寒氣四溢的寶劍。
“友諒,你可知道,為師為何選你?”
曹鯤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
陳友諒聞言,心中一凜,連忙躬身行禮:“弟子愚鈍,還請師父明示。”
曹鯤微微一笑,道:“為師看中的,並非你的武藝,而是你的心性,堅韌不拔,不卑不亢,正是武者修行的根本,望你堅持本心,刻苦修行,早成大道。”
陳友諒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謝師尊!”
接下來的日子裡,曹鯤效仿孔聖,有教無類,廣收弟子。
一時間,來自東西南北的青年才俊湧入武安城,隻為一戰成名,得到曹鯤的青睞,拜入曹鯤的門下。
短短兩個月,曹鯤收徒七十二人,他們之中既有出身名門的世家子弟,也有來自鄉野的平民百姓。
而曹鯤毫不吝嗇,為這些弟子傳道授藝解惑。
讓眾弟子感激涕零,潛心侍奉。
時光荏苒,轉眼間,比武大會的帷幕已經落下。
然而,涼州的青年才俊們並未因此而沮喪,在曹鯤的激勵下,更加勤奮地修煉,期待著明年的比武大會,能夠一展身手,揚名立萬。
另一邊,追日山,殺氣衝霄,兩軍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馮岩出身名門世家,智勇雙全,身騎有蛟龍血脈的戰馬,立於陣前,目光如劍,直視敵方主將劉賜。
“嘿,馮大將軍,你這是何必呢?”
“你我交戰數場,誰也奈何不了誰,白白死了數萬人,何必呢?”
“不如你我就此罷戰,各走各路,井水不犯河水,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