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錦繡商號的輿論誘導下,曹鯤被塑造成了一個為國為民,舍生忘死的英雄。
他的事跡被廣為傳頌,成為了無數年輕人心中的偶像。
他們渴望能夠像曹鯤一樣,封侯拜將,開疆擴土,揚名立萬。
然而,當曹鯤攻破聖火城的消息傳至朝廷時,百官卻是震驚不已,心中凜然。
雖然曹鯤還是大乾皇帝任命的涼州牧,朝廷冊封的定西侯,但文武百官心裡都清楚,曹鯤已經和朝廷離心離德。
他擁兵自重,封鎖涼州,分裂疆土,十足一個反賊,隻是雙方還沒有撕破臉,井水不犯河水,維持著朝廷的體麵。
“這曹鯤的野心何其之大,實力何其之強。”
一位老臣撫須感歎,眼中充斥著憂慮。
“曹鯤西征西域,以戰養戰,麾下儘是百戰之兵,不容小覷。”
一名武將眉頭緊鎖,心情複雜。
相比於曹鯤的涼州軍,玉京城中的“百萬禁軍”,號稱精銳,但實際上疏於操練,軍備廢弛,貪汙成風,克扣軍餉,華而不實。
真若是派出玉京禁軍去討伐曹鯤,後果不堪設想。
百官議論紛紛,世家大族、寒門豪強也在思量。
曹鯤的崛起已經打破了原有的政治格局,使得朝廷的權威受到了嚴重挑戰。
而那些被世家阻塞了上升渠道的寒門子弟,仿佛看到了一條通天大道。
世家大族壟斷官位,把持著朝政,占據著政治核心,皇帝昏聵,視而不見,那不如另尋他途,再造乾坤。
千萬不要低估人的上進心,尤其是那些有才華的士子。
越是有能力的人對權力的渴望越加強烈。
他們渴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與理想,隻是苦於世家壟斷,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而曹鯤在涼州和西域的所作所為,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機會。
如果曹鯤隻是擁有十幾萬軍隊,那他就是一個大逆不道的反賊。
可是曹鯤已經擁有數百萬鐵騎,那他就是一個擁有雄圖大誌,雄才偉略的明主。
對於那些渴望建功立業且鬱鬱不得誌的寒門士子和地方豪強來說,投身到曹鯤麾下無疑是一條出路。
萬一哪天曹鯤成就了大業,自己豈不是有了從龍之功?
於是,在皇帝和百官商議如何扼製曹鯤的時候,大量心懷壯誌的寒門士子收拾了行囊,拋家舍業,奔赴西域,期望著能夠搏出一份功業,光耀門楣,壯大族譜。
朝廷可謂焦頭爛額,東北的“外患”還沒解決,北戎進犯不斷,局勢嚴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