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
聖火教真傳弟子韋思道,身著紅衣,背負長劍,率領二十名弟子來到汝陽郡下轄的臥虎縣,協助方密拿下汝陽郡,以擴大聖火教的勢力範圍。
方密大喜過望,盛情款待:“吾得聖教相助,汝州旦夕可定!”
次日,二十萬精兵如同潮水般湧向汝陽郡,馬蹄聲震天動地,塵土飛揚,遮蔽了半邊天空。
汝陽城內,郡丞丁守珍與郡守**並肩立於城樓之上,望著遠處如黑雲壓境般的敵軍,眉頭緊鎖。
“賊軍勢大,唯有刺史相救,方可解危。”
**沉吟片刻,提筆疾書,將信件交給丁守珍:“汝速速前往常明城,麵見刺史,務必求得援兵。”
丁守珍領命而去,一路快馬加鞭,不日便抵達汝州治所常明城。
他來到刺史府,隻見田愷麵容憔悴,呈上書信,焦急地彙報了汝陽的軍情。
田愷接過書信,滿麵愁容的歎了口氣。
“使君何故歎息?”
丁守珍不解地問道。
田愷苦笑一聲,歎息說道:“吾患心疾已久,如今已至膏肓,命不久矣,無力統兵上陣。”
丁守珍聞言大驚,跪地哀求道:“今賊軍兵強馬壯,凶悍殘暴,一旦破城,汝陽萬民恐無活路,望使君念及百姓安危,發兵相救。”
田愷愁眉深鎖道:“城中兵微將寡,貿然出兵,隻會讓常明城也陷入險境,本官身為一州刺史,不得不為大局考慮,汝回見張郡守,可言其故,倘有汝陽不可守,可來相投。”
丁守珍啞口無言,隻得帶著沉重的心情返回汝陽,將田愷的決定告知**。
**聞言大怒:“田愷這是要置汝陽於死地而不顧!”
郡尉喬函道:“大人莫急,賊兵雖眾,但大多是饑民流民,烏合之眾,趁其立足未穩,可率精兵劫寨,必能大破賊寇。”
**采納其言,當即決定挑選精兵三千,由喬函統率,趁夜劫營。
與此同時,方密正率軍在前往汝陽的路上行進。
突然,一隻白毛野狗從林中衝出。
方密心中一動,令軍兵且住,聚眾謀士問吉凶。
謀士徐川眯著眼睛掐算:“犬自東來,主凶也,今夜官軍恐來劫殺。”
方密臉色微變:“上天示警,當即防之。”
他分兵三隊,隻留一隊向前紮營安寨,其餘兩隊則左右埋伏。
夜色漸深,喬函率領著三千精兵,借著夜色的掩護,悄悄接近了敵軍的營地。
他手持宣花斧,領輕騎在前,突入營寨,隻見營寨內寂靜無聲,漆黑無光,**心中一凜,暗道不好,正欲撤退,左右兩邊突然火光大起,喊聲齊舉。
喬函心知中計,急忙率領士兵突圍,左衝右突,仗著武藝殺出一條血路,突圍而走,想要回汝陽城,卻發現歸路已被賊軍截斷,無奈之下,隻得逃進百壽山。
大敗官軍,士氣高漲,方密趁熱打鐵,隨即進兵攻打汝陽城。
**率軍死守,城牆上箭如雨下,城下喊殺聲震天動地。
雙方激戰了數個時辰,隻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聖火教的修士們見時機成熟,以人為祭,開壇做法。
須臾,天空中火雲密布,雷聲轟鳴,一道道流火如同天降神兵般砸向汝陽城,城內房屋瞬間燃燒起來,大火四起,哭喊聲、求救聲不絕於耳。
**目睹此景,雙目圓睜,怒不可遏,手握三才電光刀,率領著精兵衝出城門,直取聖火教修士。
修士們見狀,紛紛祭出法器應戰。
其中一位身著黑袍的修士,手持一柄狐火劍,劍尖輕輕一揮,便有熊熊烈火燃起。
**與他鬥得難解難分,電光與狐火交織在一起,照亮了半邊天空。
就在這時,韋思道見**勇猛無比,心中生出殺意,祭出法寶烏鐵珠,猶如一道流星擊穿**的右臂。
**大驚失色,逃回城中,緊閉城門。
深夜,月掛中天,寒風中帶著幾分肅殺之氣。
郡丞丁守珍領著一名身著黑衣,麵容清臒的文士,找到郡守**。
**問道:“敢為先生高姓大名,所來何事?”
黑衣文士上前一步,拱手施禮,聲音儒雅中帶著幾分從容:“在下魏王帳下小吏陳琦,奉命前來襄助郡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