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乙稚邪行了一禮,神態從容道:“大單於,如今戰火紛飛,不管是魏國百姓還是草原牧民,皆是苦不堪言,我家王上深知和平之珍貴,希望雙方罷兵休戰,還草原一個太平,讓牧民們能夠在這片土地上享受安寧的生活,讓孩子們能夠無憂無慮地長大。”
乙稚邪冷冷地看著公孫儀,:“罷兵休戰?說得倒是輕巧!爾等在草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戎族兒郎的鮮血不能白流!”
公孫儀不慌不忙地說道:“大單於,戰爭不是我魏國挑起的,而是貴邦失信在先,若貴邦能夠遵守承諾,與魏國和平相處,又怎會引發這場戰爭?如果貴邦執迷不悟,不願和解,隻會帶來更多的傷亡和破壞。”
“恐怕最終會落得兩敗俱傷,讓其他勢力坐收漁翁之利,我家王上願意與大單於和談,雙方撤兵,互不侵犯,榷場互市,休養生息,這是何等的胸懷,合則兩利,戰則俱傷,還望大單於不要自誤。”
乙稚邪惱羞成怒,雙手緊緊握拳,指關節因為用力而發白,恨不得一刀劈了公孫儀。
可他也知道,眼下的形勢不容樂觀。
如今王庭內憂外患,漠北戰事膠灼,若繼續與曹鯤交戰,恐怕真的會兩敗俱傷。
而那些王庭的貴族們早就收了好處,紛紛極力勸說。
一位貴族上前說道:“大單於,魏國使者所言極是,戰爭隻會帶來痛苦和災難,和平才是子民的期盼,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與魏國和談。”
一位貴族說道:“大單於連年征戰,將士疲憊,不如先與魏國和談,休養生息。”
一位貴族哭訴:“不能再打了,我的七個兒子都死了,再打下去我就要絕後了,大單於,求您了!停戰吧!”
一位貴族接著說道:“榷場互市對我們北戎有好處,我們需要糧食,需要鐵器,需要大量的布匹和草藥,隻有與魏國和談,我們才能得到這些東西,讓北戎繁榮起來。”
在大量貴族的勸說下,乙稚邪強壓下怒火,咬牙切齒道:“好,本單於答應與曹鯤和談!”
公孫儀大喜:“大單於英明!雙方和談之後,草原必然欣欣向榮。”
數日後,雙方在雲中城開始了和談。
雲中城的大殿內,氣氛緊張而凝重。
雙方代表分坐兩側,眼神中透露出警惕和試探。
就停戰時間、互市地點、貿易規則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價還價。
魏國一方堅持要求北戎先撤兵,以確保雲中城的安全,而北戎擔心魏國會在他們撤兵後出爾反爾,要求雙方同時撤兵。
在貿易方麵,雙方對商品的種類、價格、稅收等問題也產生了分歧。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雙方都感到疲憊不堪。
但為了雙方利益,誰也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公孫儀站了出來:“各位,和談是為了雙方的和解與合作,而不是為了爭吵和對抗,我們應該以大局為重,相互理解,相互讓步,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
在他的勸說下,雙方的態度逐漸緩和。
經過幾天幾夜的艱苦談判,終於達成了協議。
雙方撤兵,互不侵犯,設立榷場,互市貿易。
和談之後,雲中城更加繁華了。
北戎的馬匹、毛皮、藥材等特產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原,為北戎帶來了豐厚的財富。
中原的食鹽、香料、絲綢、茶葉、鐵器也大量流入北戎,商賈穿梭於兩地之間,隻要跑一趟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雲中城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熱鬨非凡。
北戎的牧民和中原的商人親切地交談著,互相學習對方的語言,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誼,孩子們在街道上嬉笑玩耍,他們的笑聲回蕩在整個城市,仿佛戰爭從未發生過。
:.vv.cc0
.vv.cc。.v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