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的人,祝卿安為什麼要給他們一分錢的好處?
她把錢給了崇山書院那些寒門學子,那些得益的學子,不管是沽名釣譽也好,還是真心實意的,對外肯定要說祝家的好。
祝家的錢幫了一百個人,哪怕這裡麵隻有一兩個人記住祝家的好,將來就是祝家的人脈。
就算這幫學子不領情,崇山書院的山長和副山長也要領這一份情,他們的弟子有不少在場為官的。
祝家將來要是遇到了什麼危機,向崇山書院出身的官員求助,他們必定會幫忙。
就比如跟著悠然先生來的魯氏兄弟,他們受父親的資助在於書院的讀書,隻是上輩子父親去世之後,母親一直沒顧得上他們,後來去了京城就斷了聯係。
魯氏兄弟因此就斷了學業,科舉上沒有建樹,可他們在當地卻成了鄉紳,他們兩個在祝卿安父母去世之後,每年清明,忌日都會來祝父祝母墳前給他們祭掃。
祝卿安身陷囹圄無法給父母香火供奉,魯氏兄弟卻因為曾經受過祝家的滴水之恩,替她供奉父母香火,這樣難得的品格實在不容錯過。
就算將來他們會因為祝家的富貴有所變化,但此時隻要他們赤子之心還有就行了,畢竟這世上也沒有誰會一成不變。靈堂前吵吵嚷嚷的,祝氏和祝家的姻親都對這份遺書不滿,可不滿又如何呢?
遺書裡祝文彥讓家裡人不要隱匿財產,這哪裡是在說自己的妻女,分明是在警告外人不要打祝家財產的主意,否則得罪的可不是祝家,而是皇帝。
祝氏和姻親們再怎麼不滿也隻是嘴上說說,他們已經意識到在祝家這裡是撈不到好處了。
就算柳氏手裡還剩有不少錢財,他們也沾不上手了,崇山書院的人就在旁邊看著呢,彆人要是敢動柳氏母女一下,隻怕會被淮揚的學子唾罵欺辱孤兒寡母,遺臭萬年。
人要是臭了名聲,在世上可就難以立足,祝氏和那些姻親故舊興衝衝來到祝家,最後卻都是敗興而走。
祝卿安看著惱羞成怒離開的一群人,上輩子這群人可是在祝家待到父親下葬,個個得到甜頭才舍得離開。
這輩子因為有了父親的“遺書”,這群人占不到便宜來了不到一天就走了。
祝卿安心中的鬥誌昂揚起來,豺狼已經趕走,而接下來的虎豹想必已經在路上了吧!
祝卿安回到靈堂前,魯氏兄弟已經穿上孝服,在悠然先生的指點下給義父義母磕頭敬茶認親。
柳氏一臉的恍惚,今天發生的事情就像是趕鴨子上架,又像是在做夢,先是丈夫的一封信引來了悠然先生,又引出了丈夫的“遺書”,
祝家幾代積攢的百萬家財開玩笑一樣蒸發了,上門打秋風占便宜的親戚跑了,再然後她就多了兩個義子。
而這一切都是她的寶貝女兒乾的,柳氏頭痛欲裂,恨不得這真是個夢!
祝家幾代的積蓄都沒了,她將來怎麼去見祝家的列祖列宗?
要不把事情推到丈夫身上!
就說是丈夫把閨女給寵壞的,畢竟是丈夫親自給女兒開蒙教她臨摹筆跡,要是不教她這些,女兒也乾不出這種大不韙的事情了。
柳氏打定主意,有些心虛看了一眼丈夫的棺槨,決定給丈夫說說好話,讓他先到下頭跟祖宗認錯。
畢竟子不教父之過,讓祖宗出出氣也是應該的。
喜歡祝卿歲歲榮安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