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卿安接下來的日子,開始冥思苦想,仔仔細細回憶上輩子的事情,希望在那些瑣碎的記憶裡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零碎信息讓她發一筆橫財。
不需要太多,幾萬兩就夠了,那這筆錢再加上家裡籌措的銀兩,差不多能夠買下一座帶泉眼的山地,她就能改造成洞天福地!
祝卿安日想夜想,想得腦袋快要冒煙的時候,還真想起一個口口相傳的小故事。
上輩子,她在定國公府時,好像聽哪個下人說過有人在城外的官道附近買下一個小破廟準備支一個小茶攤,做來往行人的小生意。
因為那個破廟是在太過破敗四處漏風,買主就打算推倒重蓋,連同裡麵的損毀的神像,他也要搬遷走,結果在搬動的時候不小心摔在地上,直接把那神像給摔成幾塊。
也就是在這時候,人們才發現摔碎的神像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湊近扒拉開一看,才發現是一塊一塊的磚塊,還是金磚!
一兩金十兩銀,那幾塊金磚每塊五十兩重,幾塊金磚加起來就是幾千兩銀子,因為金磚的事情鬨得沸反盈天,竟然引發了命案。
這事據說還驚動都察院和刑部,雙方聯手才查到真凶,把凶手繩之以法。
都察院和刑部甚至還查到這幾塊金磚真正的出處,竟然和前朝一樁皇商銀庫失竊案子有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過了這麼多年,終於真相大白,隻可惜的是,金磚任在,當年的苦主早已化成枯骨。
因為故事充滿離奇色彩,定國公府不少下人議論,當時,柳氏和祝卿安被算計中毒,常常精神不濟,身體不適。
對於這些議論,聽過一耳朵也沒有放在心上,後來,柳氏為了給女兒搏一條出路選擇赴死。
祝卿安的心裡就隻剩下仇恨,對於其他事情完全不感興趣,這個隨便聽一耳朵的故事,自然也就在記憶裡褪去色彩。
要不是,祝卿安琢磨著想要從哪裡發一筆橫財,這個褪色的故事,她不一定能想得起來,如今想起來,算算時間,那個小破廟大概還沒有人買下,那她為什麼不去發這個橫財呢?
蚊子腿上的肉也是肉啊,幾千兩銀子那也是錢哪,能賺一筆是一筆不是嗎!
祝卿安興衝衝跑去找柳氏,把事情大致講述一遍,就想讓柳氏趕緊撿漏,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接白不接啊!
柳氏聽見祝卿安這話,卻不見有多歡喜,她露出沉思的表情:“你說那破廟裡有金磚,而且還有前朝的皇商銀庫失竊案子有所牽連的話,我應該是知道些內情!”
嗯?
祝卿安意外:“娘,難道你知道當年的的真相?”
“怎麼可能?”柳氏搖頭:“我要是知道,早就把那金磚給撬回來了,我隻是看過前朝的一些宗卷而已。”
當年,第一代定國公跟著太祖皇帝打進京城,可是搜過過不少好東西。
柳家當年的老祖宗是草莽出身,雖然沒有正經讀過書,卻頗有大智慧,早早的琢磨著讓子孫後輩勻文允武,所以搜刮財物時,還從宮裡順手搬了不少書籍出來。
這就是定國公府書樓的由來,柳家老祖宗當年搬書時,也沒有看裡麵具體什麼內容,隻要是一本書,看起來厚厚很值錢的樣子,就統統被他收入囊中。
那些書回定國公府,經過了好幾代主母的努力才慢慢歸類詳細,其中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書,而是前朝的宗卷。
在宗卷裡頭,還有一些是國破了,還懸而未決的懸案謎案,少時的柳氏可是把這些案件當成故事書來看,而且還看得津津有味,因為她感覺分外有意思。
“那些宗卷裡頭,就有提及皇商銀庫事件案一事,我記得,那個案件裡頭詳細記載了銀庫具體的失竊數額。”
祝卿安眼前一亮:“那個皇商到底被竊取了多少錢啊?”
“五萬兩黃金!”柳氏悠悠道。
喜歡祝卿歲歲榮安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