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皇內在弱勢,便可能出現聖天子垂拱而治,乃是大儒們最理想的狀態。
隻要國運不崩,這穩固的體係就能一直運行下去,其餘釋、道、儒、武甚至於巫門等等傳承,皆羅織於其下俯首稱臣。
直到山河飄搖,皇朝再次更替。
針對某個臣子而言,說不定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權威。
但在這個動態博弈中,帝皇麵對的不是個人,而是同他一起構成這威壓天下完整體係的理學傳承群體。
這就可能存在一些變化。
嗯,帝皇仍然要跟臣下博弈與平衡,聽來有些憋屈?
他憋屈個鳥蛋。
君父,君父,給天下人當爹。
彆人對此如何看待,雷俊不予置評,但他對這樣的人,沒有任何好感。
他不至於像大師姐許元貞一樣總想跟誰反著來。
但如果要反,他不會隻反貴族不反皇帝。
尤其是想給所有人當爹的所謂君父。
或者,現在天理的帝皇並不強勢。
但他和這些理學大儒所代表的禮製,雷道長了解越多,越感到繃不住……
和血脈傳家壟斷資源的世族豪門相比,哪邊更討厭,不重要。
因為都很討厭。
大周天法鏡轉動下,雷俊麵若平湖,心境恢複波瀾不驚,繼續默默觀察。
他的視野裡,陸續捕捉到一些熟人的身影。
天龍寺妙心方丈。
前不久分開的方嶽。
青州葉族的天之嬌女,年輕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葉瑤。
青州葉族的家老葉灼。
蘇州楚族的家老楚濤遠、楚朋。
雷俊甚至看到一個有些年沒見的熟人。
曾經江州林族旁支的領袖人物,如今南支林族的新族主,林宇維。
當年他做出決定,帶領風雨飄搖元氣殘破不堪的南支林族,最終選擇像隴外蕭族一樣,朝唐廷帝室,朝女皇低首。
因為餘下四姓五望幾大世家,近年來著力於休養生息並同唐廷帝室修複關係,所以林宇維和南支林族得到喘息機會,沒有立刻被一南一北楚、葉兩大世家圍剿立威。
隻是南支林族損失太過慘重,人地兩失,所以近十年時間下來,仍然沒能恢複元氣。
但既然得唐廷帝室庇佑關照,南支林族得以休養生息的同時,便也要聽朝廷號令。
所以這趟東海之戰,林宇維也到了,並且相當悍勇。
楚修遠、葉炎見了林宇維,麵上皆無異狀,言談甚歡。
他們當前的注意力,更多在天理的理學修士那邊。
麵上,大唐修士麵對天理修士,暫落下風。
主要原因便在於,楚修遠暫時退下前線,葉炎一人獨立支撐。
不過,蘇州楚族的老族主並無大礙,亦非後力不濟。
他隻是麵上退下,實則暗中準備。
但當前麵上,唯有葉炎儘力支持。
這位青州葉族族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楚修遠等人的準備漸漸有了規模,叫葉炎能徹底放下心來,更利於同眼前天理大儒爭鋒。
但葉族主也不是全然沒有煩心事。
按照約定,同族族弟葉,當前應該返回虛空門戶附近才對,可現在一直沒見蹤影。
麵前有強敵爭鬥,周圍環境天地靈氣紊亂,叫葉炎一時間也聯係不上葉。
雖說因為環境複雜,可能出些意外,令人來往不及時,不能趕在約定時間內抵達,實屬正常。
但葉炎修為高明,感應敏銳,隻覺冥冥之中,關於族弟葉,他心頭浮現一層憂思。
這不祥之兆,令葉炎皺緊眉頭。
隻是眼下他顧不得多慮,唯有先集中精神迎戰眼前天理修士,希望葉自己吉人天相。
雷俊搖動大周天法鏡,先看葉炎,然後再看楚修遠。
見對方暗中忙碌布置祭禮,雷俊心知先前猜測不錯,大唐這邊果然在準備請君入甕,誘敵深入。
眼下唯一懸念隻在於天理那邊會不會上鉤。
類似布置並不隻取決於自家,也取決於對手。
天理那邊,當前有更多修士,從虛空門戶出來,踏足大唐人間。
這邊,雷俊打過交道的人略少一些,大部分人都沒當麵見過。
隻有之前通過和他們交手的大唐修士,繪製一些圖譜,如今雷俊一一對照,將一些天理修士同圖譜對上號。
如今天理的朝廷,朝野間大約可分作三派。
吳黨,贛黨,還有楚黨。
就大唐方麵目前掌握的消息,天理朝廷上內閣首輔之位出缺。
三派人物因此都虎視眈眈。
各自謀劃的同時,也在分彆扯著彆人家的後腿。
此先身為吳黨中堅人物之一的王奉,對此便深有體會,可惜已經不能再自己親口喊冤。
眼下天理方麵步入人間主持相關事宜者,便以吳黨為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