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黃大人此刻孤身一人流落至此,顯得頗為狼狽。
但他此刻目光灼灼:“古廣瀚,這次你還不落到我手裡?”
正是你們這些吳黨亂國賊子,貪功冒進,驕橫疏狂,引致今日之敗!
我定要參你一本。
你等著下天牢吧!
至於這方人間的亂儒奸邪,晚些時候自有收拾你們的機會。
黃天心中雖然已經盤算停當,但這一切都要等他回天理後再說。
眼下局麵混亂,自己好不容易見機得快,脫身出來,可想要返回天理卻難,唯有先尋個安穩地方暫避,待風浪小些後再設法回朝。
黃天一邊想著,一邊上了小舟島暫避。
不料,他剛上島,島上本就動蕩的地脈靈氣,這時終於破土而出,化作罡風衝霄而起。
黃天正暗叫晦氣,考慮離開之際,忽然感覺自己擁有的某種東西,在這一刻似乎正發生變化。
他愕然取出一物。
遠方,天風海雨之下,雷俊遙遙望去。
黃天這時手裡拿著的是一根藤條。
但藤條枯萎,一時間看不出原先是什麼植物。
就見島上山峰裂開後罡風衝霄而起,同上方風雲聚會的天地靈氣交彙後,形成淡淡白光,仿佛光雨從天而降。
雷俊、黃天二人都識得,這是天地靈氣進一步衍變後所生。
如此情形,相當少見。
除了大唐修士和天理修士一起觸動天地靈氣對抗角力外,還與小舟島這裡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
隻是小舟島的環境,平時看不出特殊來,卻在這時成了最獨特與最適合的溫床,叫人不得不讚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同時也感慨所謂機緣者,往往便是這種特殊時刻上天造就,人力難以仿效。
之所以偶然,同時也著落在黃天手中那根枯萎的藤條上。
受此藤條引動,地脈之氣方才有最後一步變化。
但連黃天本人都感到詫異。
藤條並非來自天理,而是他家傳之物,當年隨祖輩一起從大明人間退入天理時帶來。
此前多年也一直沒顯出不凡來。
黃天之所以隨身攜帶,單純隻是因為這藤條有特殊香氣,令他聞之安神,故而權且當做熏香隨身攜帶。
可現在看來,枯藤果然另有玄機。
隻是此前機緣不到,一直都埋沒了它。
“天賜良機,意外之喜,大難之後有後福,看來正預示本官今朝遇難成祥,一切平安。”
黃天深吸一口氣,整了整朝服:“天授弗取,反受其咎。”
他將枯藤拋起。
枯藤到了地縫上空,受白色的光幕籠罩,果然沒有繼續下落,而是懸浮在半空裡。
枯藤仿佛重新有了生命,在半空中扭動抽展起來。
午夜臨近,這枯藤漸漸化作流光,在半空裡形成閃動光輝的眾多藤條,然後向下開始紮根入地底。
枯藤發新葉,漸漸有了模樣。
雷俊觀察片刻後,若有所思:“葫蘆藤麼……”
黃天不識葫蘆藤模樣,但在藤上漸漸開始出現類似葫蘆的光團後,他也明白過來。
“是什麼呢?”黃天雖五穀不分,但博覽群書,這時回憶書上記載,一邊觀察葫蘆藤,一邊琢磨。
雷俊看片刻後,卻嘀咕起來:“有些像是梵仙葫啊……”
這是他們道家靈寶之一。
龍虎山曆史上就曾經有過,但那已是極為遙遠之前的事。
如今早成了傳說故事。
莫說葫蘆,葫蘆籽都沒一顆。
黃天手裡居然還有一根生機尚未徹底斷絕的葫蘆藤,且多年積累下靈性深藏。
這趟湊巧有了激發和培育藤中靈性的機會,確實巧合,仿佛天數。
至於此寶的作用,正是可以幫助上三天修士修行,更快提升修為境界。
尤其是對七、八重天的修士來說,作用分外明顯。
效果之妙,更在升穹流華等靈物之上。
雷俊本就已同時身懷仙體根骨和清靜悟性,修行起來速度遠快過同境界其他人。
如果再煉化梵仙葫,接下來的修行必將大幅縮短所需時間。
雖是道家之寶,但此靈物對其他道統修行者亦會有所幫助。
黃天聯想古籍上的記載,這時將梵仙葫和眼前景象對上號後,身為儒家理學修士的他同樣大喜。
都是慢慢熬,但基底越厚,自然越好。
隻是可惜,先前自己手裡的畢竟是根枯藤。
此刻受天地靈氣洗禮,藤條異變化光,就將其中靈氣全部消耗燃儘,隻有眼下這一個得梵仙葫的機會。
否則若是能加以移植培植的話,那就更好了,現在隻能徒呼奈何。
黃天歎氣,然後注視那葫蘆藤上仿佛葫蘆的光團。
隱約可見光團分為左右兩邊各一,黃天目光再次亮起:“不是一個,是一對?”
雷俊見狀,亦微微點頭。
不過,葫蘆當前還未能徹底成型。
靈氣激發洗禮下令枯藤複蘇,但想要真正結成梵仙葫,契機似乎還差最後少許。
黃天發現這一點,神情轉為嚴肅,左顧右盼,尋找解決辦法。
雷俊則已經有了思路:“難怪要午夜時分,是要取那時天地陰陽交轉的時機。”
而且,和最後一線契機,著落在他雷某人身上。
他如果不來,小舟島今天斷不可能誕生這一道二品機緣。
黃天的枯藤,亦可能浪費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