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彆府內,雷俊盤膝端坐。
外觀看上去,不見異象紛呈,不見靈氣流轉。
似乎他隻是尋常修行,甚至隻是靜坐養神。
但內裡另有乾坤。
雷俊體內,此刻一方玄妙的內宇宙,正在不斷波蕩。
他體內的神庭宇宙,仿佛被一分為二,化作上下兩層。
一半玄黑,一半昏黃。
星光流轉的同時,大量元磁凝聚。
玄與黃,天與地,星與磁之間,有大量雷火不停激蕩。
紫色、黑色、綠色、金紅,多種顏色交織。
自這些雷火中,誕生大量玄妙符,於天地宇宙間,不斷凝聚,又不斷散開。
直到最後難以計數的億萬符在雷火交織下漸趨穩定。
然後,雷火開始交轉。
紫色的陽雷同綠色的陰火交織,化作陰陽太極圖。
黑色的陰雷同金紅的陽火交織,化作另一幅陰陽太極圖。
兩幅太極圖遙遙相對,將宇宙間的雷火和符分彆吸收。
陰陽太極圖皆褪去其他顏色,隻剩黑白。
宇宙間的色彩和光芒,頓時變得單調和黯淡。
不過,比先前更加穩定。
兩張陰陽太極圖合一,然後向外擴張,直到將天地宇宙一並包容在內。
太極圖上符交錯,仿佛形成無比龐大的神庭殿宇,完全充斥雷俊的體內宇宙,呈現圓滿姿態。
但仍然是內宇宙範疇。
直到,太極圖模樣的內宇宙神庭,在雷俊控製下,驟然向內一縮,仿佛整體坍塌成一點。
接著,再驟然向外舒張。
真實世界中,雷俊身體周圍開始再現此前先天兩相精魄所化的兩團雲氣。
伴隨雷俊體內宇宙向裡塌縮,這些雲氣全被雷俊收入體內。
然後再以他為中心,有一片黑色,向外擴張出來。
黑色廣闊而又深邃,仿佛緊密的宇宙深空一般。
在這片黑暗的虛空中,可見點點星光不斷流轉,一切仿佛真實星空。
從外看去,雷俊此刻模樣,倒有些像是丹鼎派修士金丹外放。
隻是,丹鼎派修士的金丹、大丹,往往呈現金色半透明的圓球狀。
而雷俊此刻則被黑色不透明的圓球包裹。
圓球表麵星光點點,仿佛微縮的宇宙天體。
內裡景象,唯有入內之人方知。
雷俊本人此刻便端坐在這小型宇宙虛空的中央。
以他為中心,廣大區域呈現截然不同的模樣。
如漆黑圓球般的小型宇宙內裡核心處,一片明黃。
明黃之處,大量元磁交織且肉眼可見,仿佛凝聚成了固定的實體,令人觸目驚心。
明黃核心以外,則是悠遠深邃的宇宙虛空。
從小型宇宙外來觀察,這宇宙仿佛隻是規模有限的圓球。
身處小型宇宙內,則深邃星空向外不斷延伸,似是沒有邊際。
兩者之間,呈現觀感上的巨大差彆,但令人觀之不生扭曲排斥,反而感到獨具平衡與奧妙。
玄與黃之間,隱約可見雷光和流火,規模不似先前那般巨大。
並非雷火消弭。
而是不論陰陽,雷電皆收歸核心的明黃處,火焰皆流向遠方聚為星辰。
星火流轉間,仿若亙古長存,有其自身軌跡和規律,不斷向星空深處遠去放射。
而無形又猛烈的雷電,投入明黃範圍內,則同樣像是凝聚成固定的實體。
雷俊端坐其中,身下一張黑白相間的陰陽太極圖,靜靜周轉。
至此,他的內宇宙神庭,超出自身界限,同外間真實人間世界共鳴對應之際,神庭亦化作體外宇宙,乾涉和影響真實的天地。
這標誌著他的修為成功更進一步,臻至道家符派八重天神庭境界第三層,神庭外景。
因為是自身修道的總結與呈現,道家符派修士即便修持相同道法,也可能修成不同神庭外景。
當前以雷俊為中心的這重小型宇宙,便是獨屬於他的神庭外景:
玄黃宇宙。
“真有些巧思在裡麵啊。”
聞訊而來的某天師這裡瞧瞧,那邊看看:“乍一看和師姐的終焉深空有些像,但內裡全然不同。”
一旁元墨白莞爾:“自然是有很多不同的。”
最讓他欣慰的是,自家徒弟的神庭外景,完美契合其自身一貫的風格。
雷俊的神庭外景頗為平和,包羅萬象,奧妙非凡,本身看上去並無多強的攻擊性或攻擊傾向。
但正因為其中奧妙無窮,一點一滴鞭辟入裡,所以一旦用於和敵人鬥法,所能發揮出的威力,也將遠遠超乎旁人想象。
都說一些能耐可以不用,不能沒有。
自家二弟子的神庭外景,倒是將這一點展現得淋漓儘致……元墨白笑吟吟。
雷俊修為進步飛快,這一趟趕上他這個做師父的,未來如無大意外,應該是徹底超過他,並且不會再被逆轉了。
元墨白對此並不介意,反而心生欣慰之感。
“雷俊,你這個神庭外景,感覺內裡還另有玄機啊。”唐曉棠興致勃勃。
“嗯,同那先天兩相精魄有關。”雷俊肯定了唐曉棠的觀察與判斷:“不止是天地玄黃二分。”
唐曉棠連連點頭,眼睛發亮:“妙,妙得很,讓我領教一下。”
她倒不是要跟雷俊較量一番。
如果眼下大家都是八重天境界,她還真想試試。
當前大境界有差距,便先免了。
反正唐曉棠堅信雷俊不可能到不了九重天,來日方長嘛。
眼下她更多是揣摩觀察雷俊的玄黃宇宙。
一如雷俊也觀察揣摩過她的純陽法界和元墨白的銀河天關一樣。
元墨白還要忙府中事務,溫勉雷俊幾句後離開。
唐曉棠則留下同雷俊仔細切磋交流一番。
二人皆悟性超凡脫俗,觀點不斷交流碰撞下,各自收獲匪淺。
而修成八重天第三層修為,除了成就神庭外景,雷俊自身基礎法力也有增長,此前一些構想,可以有進一步發展。
萬法宗壇內,他圍繞先前得自傅東森的符詔,構建法儀。
光輝流轉下,仿佛在萬法宗壇內又新添一座較小型的三層法壇,同時上圓下方中八角的形狀。
三層法壇最頂上,有青煙嫋嫋,向上升起,最終隱沒於虛空中。
唐曉棠背著手,繞法壇轉了幾圈:“還要多久?”
雷俊:“隻找太乙先天塔,不用太長時間,不過我更想找到黃玄樸本人,姑且先等等看吧。”
在外遊曆的大師姐許元貞聞訊後,回到龍虎山。
她看過雷俊的法儀後,微微頷首:“不錯,那我們就等等看,就著這段時間,我煉製些東西。”
雷俊想起當初曾經短暫給黃玄樸造成麻煩的古鏡:“克製黃玄樸之物?”
許元貞:“以他的修為實力,吃過一次虧後,自然會有防備,需要準備些新東西。”
…………………
川西雪山。
黃天道新宗壇所在。
自當初海外宗壇被破後,黃天道陷入前所未有的低穀。
經過這些年低調修養生息,他們難得恢複少許元氣。
但天師府近年來的發展之迅猛,叫如今剩下的黃天道中人,感到莫大壓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師府在不斷擠壓黃天道新招納弟子、信徒的空間。
他們如今已經很難在大唐範圍內招納新徒,不得不向雪域高原謀求發展。
但那邊本就地廣人稀,更有西域佛門存在。
夾縫中的黃天道舉步維艱,上下氣氛緊張。
康明行走在宗壇內,心思寧定平靜。
他來到宗壇第二層。
內裡已經有兩人在等待。
其中一個身著九彩法衣,外貌年輕如少年的道人含笑點頭:“康師兄。”
另有個身著紫袍,外觀年齡也隻在三、四十歲間的道人,同樣頷首致意:“康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