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蜀山當代掌門姬堯,雙手負在身後,目光掃視四方,第一次親身觀察大唐人間。
在他身後,黃泉門戶裡,陸續又有其他人從中走出。
當先一人,存在感之強烈,僅次於掌門姬堯。
此人麵目觀之不過三、四十歲年紀上下,但目光蒼涼至極,令人觀之心生寒意。
又一個道家煉器派九重天境界的修士,雖不及那位蜀山掌門,但也非易與之輩……宗漢心中暗道。
黃泉是蒼涼死寂之地,處處凶災。
對修士來說,既是巨大危險所在,卻也蘊含不少機緣。
不問可知,當中人口應該不多。
裡蜀山能在此基礎上,積累起這麼多高手,除了他們自身道法改良適應外,相信跟傳聞中他們從彆的人間接引躲避戰亂之民有關……宗漢心道。
這些道士,發了大筆橫財啊!
宗漢看著李源元等裡蜀山高手陸續從中現身,心思略有些微妙。
如果有的選,他當然更希望自己能得到傳說中同巫門有關的羅淵。
可惜,自己沒那個運道。
退而求其次,希望黃泉是機緣大於危險。
安知語向掌門姬堯身後那名目光蒼老的中年男子行禮:“亢安師伯。”
裡蜀山長老亢安道人先頷首,然後再看周圍群山:“如此偏遠山區,人煙稀少啊!”
安知語:“為求安穩打通黃泉泉眼,不得不小心為上。”
亢安道人輕輕頷首,然後看向一旁掌門姬堯。
姬堯視線則望向北方:“無妨,我們先去這邊的蜀山,迎回紫青雙劍,聽說這方人間巴蜀之地雖然多地震,但蜀中平原上人丁不少?”
一旁宗漢的行屍答道:“正是如此。”
姬堯頷首:“那我們出發吧,安師侄陪同這位宗漢道友,入黃泉一行。”
安知語:“是,掌門師伯。”
宗漢:“多謝道長。”
…………………
大唐皇朝帝京,洛陽城。
皇宮之中,女皇高居禦座上。
她麵前兩人得賜座。
一個壯年男子,雖不著甲,正常穿朝服,但氣勢威嚴淩厲。
另一個女子,則身著宮裝,雍容華貴。
前者是上官一族族長,大唐神策軍大將軍上官雲博。
後者則是宗室中人,女皇張晚彤和先皇張啟隆的姑母,山陽大長公主張盈。
三人正在談話之際,忽然有急報送來。
女皇看後,神色不變,隻將奏報傳遞給上官雲博和張盈也一同看過。
他們看後,皆是目光一凜:“西南驚變,黃泉再現?”
上官雲博抬頭:“陛下,當前奏報雖然尚不清晰,但裡蜀山這趟卷土重來,定是有把握報上次一箭之仇,相信有九重天的煉器派高手來人間。”
張盈:“幸好,我們提前有所準備,隻是料不到時間如此趕巧,事情全湊到一塊去了……”
女皇:“蜀山那邊,就詔令荊襄方卿家和須彌金剛部的仁珠上人馳援,雪廷居中策應。
純陽宮的嶽卿家和南宗林族的林卿家也一並去吧,當提防裡蜀山妖邪禍亂其他地方。”
上官雲博、張盈皆道:“謹遵陛下聖諭。”
須彌金剛部想要什麼,首先要他們自己先拿出些誠意來。
“天師府那邊,當前地點尚未確定,隻知在海上,但清除所謂人間道國的妖道,亦不容緩,尤其可能還牽扯其他人間的妖道,為禍深遠。”
女皇轉而看向上官雲博:“這邊由上官卿家走一趟,同天師府配合,莫要使妖道走脫。”
上官雲博先領命:“臣遵旨。”
然後他輕聲問道:“陛下,羅淵門戶那邊?”
原本的安排,是上官雲博前往鎮封北邊海上的羅淵門戶。
本就在那裡的須彌金剛部嘉盛上人,將助他一臂之力。
但最新種種跡象表明,羅淵門戶中另有異動。
本該加派人手,現在反而從那裡抽調人手,隻嘉盛上人一人,短時間內不足以鎮封虛空門戶。
“傳旨青州,請國丈走一趟。”
女皇淡然道:“趙王叔修為大進,勞他為國分憂,滄州葉老還在北方,向北無大礙。”
上官雲博輕輕頷首。
趙王張騰,安靜太久了。
請他動一動也好。
青州葉族先天站在太子張徽一邊,同趙王張騰不是一路。
由葉炎出山配合趙王,而非滄州葉族的葉默權,無疑更好。
唯一懸念隻在於,張騰是否甘心聽令出海?
他會的……上官雲博心中默道。
對方如果當真有什麼念想,單純保存實力和積蓄實力隻是一方麵。
威望、人心同樣有必要。
對其他人來說,那可能虛浮不實。
但對於想要承載山河國運的人來說,那是實打實的基礎和助力……
於唐廷中樞而言,想要馬兒跑,自然也要出些草料。
隻要唐廷帝室能穩住大局即可。
如今多事之秋,四方亂象紛呈。
女皇能穩坐中樞自己不疲於四處奔走,便可鼎定天下,不至於腹心之地大亂。
天師府、蜀山派、純陽宮、天龍寺等地方,便可放手施為。
“葉族主、趙王兄,再加上嘉盛上人,分量自然已經十足,但以防萬一,還是當有個可靠之人也走一趟,哪怕隻是帶個眼睛在旁也好。”
山陽大長公主張盈言道:“臣請旨往北邊遠洋一行,以策萬全。”
女皇:“皇姑母乃老成謀國之言,如此,辛苦皇姑母了。”
她看著上官雲博和張盈:“大妖又有複起跡象,尤其是海外方向,二位此去,當多留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