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帶來的新鮮感褪去,牢不可破的鐵飯碗瞬間被打破。
如今迎來了聲勢浩、大席卷全國的下崗潮。
讓很多底層工者手足無措,原本的分配工作被打破,照顧職工子弟的政策也一改常態。
沈建設記得,在一部小說——《聾啞時代》中主人公之一李默的1997年夏天。
書中描述的父輩和許多社會主義工人一樣,少時進了工廠,捧上了國家的“鐵飯碗”,準備按部就班地過完一生。
但卻猝不及防的,在那個屬於工人的黃金年代,碰上了廠子關停、工人遣散的時局。
一種名為“時代”的力量兜頭罩下,他們還來不及想,就走上了自由經濟之路。
以往投機的行為,變成了合理合法的行業,延伸出了各行各業,以往他們最看不上的事,不曾想有一天他們迫於生計也趕上了。
例如——賣茶葉蛋、搞批發、擺地攤、走街串巷當貨郎。
甚至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停薪留職,人到中年,從新開始找出路,再創業。
從90年初到末,“下崗”一詞作為一個正式概念被提出來,工人飯碗不保,鐵飯碗被打破的陰雲,幾乎覆蓋了整個90年代,並延續至21世紀初。
光是199年到2002年,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就精簡了上千萬的職工,數不勝數。
中央與各地安置下崗工人的舉措不斷的出台,卻還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就業的難題。
一些人離開了原單位後,有人大展宏圖,高升遠走,有人也有安穩的生活走向疲於奔波,也有人因為被辭退,生活從此潦倒慘淡,拖家帶口,鬱鬱平生不得誌。
頭一批下崗的工人年齡大多是四五十歲,為新人讓路。
到後來隨著他們的老去,那段過往似乎快要成為改革的曆史“陣痛”。
然而疼痛已成為一代人,甚至兩代人的底色。
無論走了多遠,那些人的影子永遠落在廠房的廢墟上。
在計劃經濟發展的時代,進工廠,當工人,就有糧吃,有衣穿,逢年過節有補貼,生老病死有人管,這是人儘皆知的事情。
如今,國家與工人之間的終身契約關係,再被引入勞動合同製後,這種關係就在逐漸的削弱。
正式職工還是香餑餑,難度也越發的大。
90年代的中期,又再次出現了“二保一”、“一家兩製”的說法,意思就是說雙職工家庭下一個、留一個。
一個進市場,一個保體製,讓家庭有一份保障。
普遍的雙職工家庭,保工資更高的職位,放棄工資低廉的崗位。
下海經商創業的,普遍也是男子比較多。
沈建設想起這些,內心一片感慨,他雖然沒有太大的能耐,但也想儘力的去幫扶那些人,拖家帶口的。
沒了工作,一大家子人很難生活下去,心裡也一直盤算著這件事,接下來的日子沈建設也並不清閒,忙碌的很,。
國內國外倒騰跑,組織下崗的食堂職工進行再就業。
沈建設提前讓大哥跟胡同串子裡的人說,等沈建設回去的時候,報名的人寥寥無幾,沒多少個,都不願意背井離鄉,到那麼遠的地方去。
妻兒老小都在京都,就想在本地找份工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