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鬨緩緩平靜下來,朱厚熜瞥了眼夏言。
夏言還在糾結。
“夏愛卿,你怎麼看?”朱厚熜直接點名。
隨著他的開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夏言身上,目光灼灼,尤其是侍郎以上的大員,眼神滿是警告意味。
“這個……”夏言清了清嗓子,道,“臣想先聽完,嚴尚書的論述。”
朱厚熜眼眸危險的眯起。
夏言也自覺有些過分了,便朝激烈反對的同僚們道了句:“諸位稍安勿躁,我相信嚴尚書有他的理由。”
“?”
“嗬!”
兩撥人都不想得罪,結果卻是全給得罪了。
朱厚熜不輕不重的哼了聲,“嚴嵩,你繼續說。”
頓了下,“彈劾也得聽人把話說完不是?”
“……”
嚴嵩拱了拱手,繼續道:“太祖規定,家無大誥,有罪罪加一等,家有大誥,有罪罪減一等,何也?”
嚴嵩掃視方才那些叫囂最凶的同僚們,問:“可是太祖有意包庇罪民?”
沒人回答,不敢回答。
其實,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大家都清楚。
嚴嵩自答:“太祖真正的用意,是為了震懾執法的官吏,大誥是讓百姓有對抗不公的武器。”
“然,百姓並不識字,對不法官吏的巧立名目,也無從辯駁,故此,臣才說太祖的用意沒有得到完全實現。”嚴嵩這次學聰明了,根本不給人找茬的機會,“是太祖做的不好嗎?”
本來還想斷章取義之人,聞聽後半句,不由悻悻閉了嘴。
嚴嵩一臉崇敬的說:“前元暴政,致使我中原大地滿目瘡痍,太祖立國之初,百姓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可即便這般,太祖仍在極短的時間內恢複了生產,且在相當程度上,保護了百姓不受欺壓……,古往今來,哪個皇帝可以做到太祖這般?”
頓了頓,嚴嵩換上痛心疾首的表情,說,“隨著時間推移,百姓對抗不公的武器逐漸失去震懾力,致使不法官吏再次肆無忌憚……”
悲痛過後,嚴嵩又換上了喜悅之色,振奮道:
“今時不同往日,如今我大明國力鼎盛,府庫殷實,百姓已能足食……臣奏請皇上,廣設官辦學塾,給百姓一個讀書、認字的機會,讓太祖的《大誥》,讓我大明的大明律,發揮它應有的效果。”
嚴嵩又是一拱手,“臣,奏完了。”
言罷,嚴嵩回班。
緊接著,戶部尚書梁才出班,道:“皇上,臣以為嚴嵩之言,看似有理,實為大謬。洪武年間的財政狀況,臣知之甚詳,那時候百姓都已能吃飽飯,臣可舉證……”
“這些朕自然知道。”朱厚熜懶得聽,無論真假都沒辦法反駁,隻是問道,“朕問你,洪武年間,大明多少人,如今我大明多少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