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還在慶賀的工人們頓時哀嚎一片,這連個休息的時間都不給了。
林少瑾卻是勸道,能快一點回去,就能快一點將這些機器人投入生產工作,沒辦法,工人們隻能點頭答應了。
這次從武安出來,一路上的種種經曆讓林少瑾意識到,每多浪費一分時間,在末世就會多一分可能覆滅。
迅速提高避難所的生產力,可以讓武安更加安穩發展,增強麵對災難的抗風險能力,也能夠讓自己能夠在末世生活的更好一點。
畢竟,末日的物資實在是太匱乏了,核戰後的土地還不能種植,如今看起來秩序井然的武安避難所,因為缺乏可持續生產的糧食,其實是本質上是搖搖欲墜的空中樓閣。
……
經過漫長的跋涉後,眾人帶著機器人來到了中轉站,期間途經那個巨鼠出沒的地鐵站,卻再也不見一隻巨鼠。
顯然那些巨鼠已經放棄了這個站點,轉移到其他地方生活了。
沒有人知道它們去了哪裡,總之,不要來打擾自己就好了。
由於接近兩萬數目的機器人沒有辦法全部塞進這輛“青春版”的地鐵列車。
所以隻能讓一批人先搭乘地鐵回去,另一批人從隧道帶領著機器人走回去。
看著工科人員這幫人臉上深深的疲憊和眼底的血絲,林少瑾覺得,要是再讓他們走一段路,估計會猝死。
死了就劃不來了,畢竟都是實打實的勞動力。
於是,林少瑾便吩咐勞累的人員們先行上車,讓他們搭乘地鐵回去休息去了。
自己則是帶著50個特戰隊員們徒步護送機器人回武安。
又是一段時間的漫長跋涉,林少瑾終於到達了武安避難所,算算時間,這次出去用了有三四天了,返程大概一天左右。
一行人在隧道內脫下外骨骼裝甲,喊來了武安的工作人員用水來清洗,這並不是說特戰隊員們有多愛乾淨,而是為了清洗掉上麵的輻射塵埃。
不多時,機器人開始入駐武安,工作人員們也穿著密閉連體式複合材料防輻射服,開始進行清洗工作。
這種防輻射服不同於過去的鉛製防護,而是采用了改性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製成,內襯的射線屏蔽材料則是使用的鉭。
這種新型的鉭材料在性質上和鉛相當,它的物質衰減係數,以及對抗各類射線放射物的能力,都不遜色於鉛。
甚至在采用新的合成技術製成合成材料後,它的抗輻射能力遠勝於鉛。
而它的整體重量,隻有鉛製防護服的八分之一!
特戰隊員們的外骨骼裝甲內襯也是采用了這種新型材料,但製造工藝更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