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瑾所說的事情,也就是對每一個政協委員的錄像工作。雖然會議室有安裝監控,但監控哪有一對一的“VCR”來的更好呢?
“都拍好了,所長,每一個人的微表情都拍的仔仔細細的!”特戰隊員們回道。
在依靠昏暗的會議室環境與光學隱身裝置的情況下,有一些錄像幾乎是懟在臉上在拍攝了!
“很好,後續將這些錄像送給科技局那邊處理一下,記得配上字幕。”
林少瑾點頭回應,這些錄像也就是一個保底的工作罷了,等到之後會拷貝一份交給俞知國方麵。
如果這些政協委員真的有犯蠢的人想回去告訴章總工今天發生的事情,這份錄像便是給他們判死刑的工具。
不過林少瑾覺得,應該不會有這麼蠢的人,畢竟會議室的監控攝像頭一直都是亮著的呢。
“話說回來,陽澄湖那邊的東西什麼時候能送到?”林少瑾忽然又想起來森林的事情,便隨口一問。
聽到這話,一名特戰隊員回道:“後天就能到了。”
“嗯,時間上也差不多了。”林少瑾點點頭。
所謂的陽澄湖的東西,就是幾隻即將產卵的母螃蟹和幾十斤水藻罷了。
“森林”那邊最重要的,最緊缺的東西就是無輻射的乾淨食物。他們那邊也有一些無輻射的龍蝦和螃蟹,但都是海洋野生蝦蟹。
比起大閘蟹來說,這些蝦蟹更凶猛一些。甲殼也相對於大閘蟹來說,似乎更堅硬一些。
它們的主要食譜更偏向於捕獵魚類,也正因為這些原因,這些蝦蟹是無法進行大規模養殖的。
所以這些大閘蟹和水藻對於“森林”來說,是極其寶貴的。它們將會幫助“森林”方麵建立起一個穩定且高效的食物獲取方式。
而這,也是林少瑾打算釋放給“森林”的一個善意舉動。不過這個前提條件是“森林”要和“武安”達成戰略合作的協議。
關於協議的具體內容,就要林少瑾和社長親自會麵詳談了。
......
說到大閘蟹,此時此刻正值深夜,沈寒舟仍舊在帶領團隊在實驗室做著相關的研究工作。
根據沈寒舟的最新研究理論猜測,廢土上的甲殼類生物之所以比戰前的甲殼類生物的外殼更堅固。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可能是因為吃的放射性元素太多了。
這些元素基本上都是金屬同位素,在核爆後的廢土中,到處都是吸收過大量放射性元素生物。
在當前的食物鏈中,甲殼類生物因為體型的增大,似乎是重回了二疊紀的食物鏈的捕食者地位。
而不是如今的食腐、分解者地位。
因此,甲殼類生物或許是因為食用了大量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生物,在體內將這些放射性元素(金屬)轉化成了構成其外殼的成分。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甲殼類生物的外殼常常含有輻射,並且外殼如此之堅固。
因為它的外殼就是以鈣為主,以其他放射性同位素為輔,由幾丁質連接聚合的這麼一堆金屬“合金”構成的!
——堪稱生物界的裝甲板!
另外,對於一些甲殼類和昆蟲變得巨型化的這種現象,沈寒舟猜測是因為這些生物因為某些原因“返祖”了。
如果他的這一猜測是正確的,那這將會是生物學上的一個重大突破發現!一個關於巨型昆蟲成因的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