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看見了。”船塢上一名海兵支支吾吾地回答道。這上哪說理去?天殺的,這玩意是可以這樣拿來炫耀的嗎?
“哎,又軟又弱又短的可悲人類啊。”虎鯨發出一聲感歎便一個激靈又潛入到深水中去了。
“艸!”海兵氣的喊出了一聲“國粹”,隨後對一旁的海軍士官問道,“我?能把它們拿去?的煲?的魚湯嗎?”
海軍士官聞言,聳了聳肩膀做出一副無奈樣子,隨後開口說道:
“你要是能下水打得過它們,也不是不可以。”
“理論上來說,它們不是魚,是哺乳類動物,所以應該是燉排骨湯。”一旁的一名艦隊電子工程師嚴謹地補充了一句。
“說實話,我在聽說我們還有這麼一支部隊的時候,還是蠻憧憬的。”又一名海兵說,“我在戰前的時候去過海洋公園,在那裡也有一些虎鯨,比它們可愛多了。”
“是啊,所以它們才被叫做海洋精靈啊!”
“說到精靈,其實我感覺這些‘鹹水魚’還真的蠻像的。”一名海員說,“我以前看過很多小說,那些星球裡有各種各樣的智慧生物,什麼哥布林、精靈、巨人。
我一直都渴望,地球有一天也能出現這樣那樣的智慧生物。畢竟隻有人類這麼一種智慧生物實在是太孤單了。
而這些海豚的出現,彌補了我這個遺憾。”
“黑人、白人、黃種人不就是嗎,還需要找彆的智慧生物?”隨著最後一艘戰艦檢修完畢,一名維護人員也加入了這個閒聊小群體之中。
“還真不是,嚴格來說,黑人、白人、黃種人都是智人屬。或者從分子人類學上來看,分彆為蒙古人種、高加索人種、尼格羅人種、澳大利亞人種。(印度人也是高加索人種。沒錯,那些烏漆嘛黑的阿三其實是?的白人。)
真正意義上與人不同的智慧生物,可能也就是這些海豚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海豚就是地球上的‘精靈’。”
“精靈?你管這些動不動就甩卵子的玩意叫精靈?我看他們應該叫‘哥布林’才對。”
“額,容我說一句,我記得哥布林好像也是精靈來著?”
就在這時,忽然海麵又泛起一陣波濤,那隻虎鯨又蹦了出來:
“喂,彆當老子是聾的啊,偷偷摸摸說老子壞話,我耳朵好著呢。”
“傻卵彆叫了,就你們這幫傻大粗也配叫精靈?精靈的稱呼也隻有我們寬吻海豚才能獲此殊榮!”說話的是不遠處的另一群“鹹水魚”中的一條話癆“魚”。
“閉嘴吧,你們這幫低智商的‘海狗’。放在過去,你們隻配出現在我的食譜上!”虎鯨回懟道。
“你們先不要吵了,都聽我說一句。”見到這一幕,船塢上正在觀望的那名艦隊電子工程師準備開始勸架了,“關於精靈的定義,在我們人類的文化中是北歐神話的一種幻想生物。
它的設定是美麗、長壽,高貴而優雅。
所以嚴格來說,你們倆都不算精靈。這都跟你們不沾邊的。”
“閉嘴!”虎鯨和海豚異口同聲地喊道。
在懟完工程師後,這倆“鹹水魚”便開始了互相“魚”身攻擊,虎鯨罵它們海豚都是色情狂,海泰迪,經常搞跨物種愛情。什麼海螺,沙丁魚無所不用其極。
這懟的也是有理有據的,畢竟海豚科裡百分之80的雜交物種都是海豚硬生生創造出來的。(剩下的是鯨和鯨之間。)
而海豚也是回懟虎鯨,說它們是大老粗,海洋生態破壞狂,不過明顯這個台詞殺傷力有些不足。
在經過長達數分鐘的友好問候後,這兩條“鹹水魚”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座頭鯨都是傻逼。
“為什麼座頭鯨都是傻逼,虎鯨和座頭鯨,它們不都是鯨魚嗎?”圍觀吵架的一名海員提出了一個吃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