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我扯什麼天氣變冷了,葉菜不好種植之類的。溫度低就上大棚,搞溫室,21世紀都能搞出來,怎麼22世紀還種不出菜了呢?
至於現在......讓探險隊那邊多去搜集一下茶葉什麼的吧,多少也是片葉子。”
白米飯是暫時解決不了了,畢竟隨著人口的吸納,就連現在的天空之城都沒辦法做到人人一碗白米飯了,更何況是武安。
首先武安並沒有水稻種子,其次,就算是有水稻種子,以水稻那個嬌貴的樣兒,八成是養不活的。
“少瑾,我就納悶了,咱們吃的都是同樣的東西,為啥你就一點沒覺得膩呢?”
吳振華這時突然想起,每次到飯點去食堂吃飯,彆人都是毫無胃口,隻有林少瑾是風卷殘雲。
“你們呐,就是好日子過太久了。”林少瑾搖頭,語氣帶著一絲鞭策的意味,“海鮮配土豆,放在我那個年代,多少人都吃不上呢!你們這才過上幾天溫飽日子,就開始嫌棄了。”
雖然記憶有些割裂,但林少瑾對於“吃”這方麵還是很有印象的。
在05年之前,大多數的家庭都是早上一碗稀粥,午飯鹹菜配點自己種的蔬菜瓜果,偶爾到了趕集的日子才買來點葷腥嘗嘗。
05年後普通人家庭每日的餐桌上才漸漸出現了雞鴨魚肉,當然,林少瑾那時候還算不上普通家庭。
他是留守兒童,父母早年離異,各自組建了新的家庭,而他則是跟著爺爺奶奶過日子,6歲那年,爺爺去世,家裡的大人就剩下一個奶奶。
每個月他爸都會寄來500塊錢當做生活費和他的學雜費,這點錢自然是不夠用的。
那時候爺爺奶奶剛把戶口從村裡遷到鎮子上,作為一個“外鄉人”,正兒八經種糧食土地是沒有的,彆人不會給你。所以隻能自己動手種點蔬菜瓜果節省家庭開支。
說來好笑,蔬菜沒有瓜果飽腹,而瓜果裡麵以冬瓜、絲瓜、瓠子瓜好養活。
早些時候,林少瑾的日常飲食就是絲瓜湯配點自己家母雞下的土雞蛋,過了些日子,奶奶身體越來越不好了,於是隻能種種瓠子瓜這種撒地裡就能養活的玩意。
從小學2年級到4年級,差不多整整兩年都在吃這個瓜。至於零食,無非就是些地裡自己種的紅薯,切成條或者片,曬成乾就是零嘴了。
那時候他就盼啊,就指望著盼著過年或者生日的時候能吃頓好的。一直到4年級以後,換了個學校,上學的路程變的更遠了,奶奶怕他中午來回影響學業,便安排他在學校食堂吃飯。
那個菜單他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周一水煮白菜、周二炒卷心菜、周三白豆腐、周四燉冬瓜、周五油豆腐。
就這,他還吃的開開心心的,那時候打飯是憑借學校發的飯票去打菜,遇到不喜歡吃的白菜,他就乾脆吃白米飯,蹭一蹭同學的老乾媽,節省一張飯票。
遇到喜歡吃的呢,比如油豆腐,就拿出積攢的飯票,多打一份菜。
像這樣窘迫的生活狀況,一直到他出來打工才解決,不過身體總是有記憶的,因為童年的經曆,他總是會更偏愛油豆腐一些,雖然那東西並不貴,才幾塊錢而已。
而瓠子瓜,他再也沒有吃過一口,這是他最討厭吃的東西。
所以,每天在飯堂吃海鮮配土豆,不是林少瑾能吃苦,是他真的很愛吃。
“我們沒有經曆過你那時候的生活,這是自然體會不了的。”許德辰擦了擦額頭的細汗,像這種話題他是從來沒接觸過的,小時候父母輩最多就鞭策一下學業,哪講過這個?
而一旁的吳振華則是不由得臉上升起一抹怪異的表情,嘟囔道:
“我小時候……倒是經常聽我太爺爺說起過。隻不過沒想到這把歲數了,還能聽見這個。”
喜歡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