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常常是愚昧、蒙昧、封建落後的代名詞,儘管宗教在處理人的精神和心理問題上大有作為,但這依舊擺脫不了封建迷信四個字。
而唯物主義辯證法是進步思想,是科學的、嚴謹的。
華夏推行社會主義思想已經有近兩百年了,在日複一日的辯證法思維影響下,恐怕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盲目地相信一人之言、一書之言。
所以,黃禕萱自然也不可能又是天主教虔誠的信徒,又是堅定的**戰士。她隻能從兩者之間尋找到平衡點。
這個最終的結果就是——傳統宗教中的上帝不存在,而以更高形式存在的造物主是存在的。
小到原子、粒子,大到行星、銀河係,整個宇宙都還存在某種運行規律。方向、組合、構成、距離等等,就像是被刻意編排過一樣。
有些事情刨根問底下來就會細思恐極,比如,為什麼原子的結構是負電荷的電子與正電荷的原子核?普朗克常數的數值為什麼又是h=6.×10-34J·?
這些結構是誰“規定”的,這些數值又是誰“製定”的?
當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我們會說,這是因為萬有引力。可,當操作一個遊戲角色從高處一躍而下,這還是萬有引力嗎?
對於最前沿的物理學家來說,現實與遊戲,似乎分彆並不大。因為整個世界的結構不是偶然的……而更像是,刻意為之。
於是“主”便誕生了,或者更準確的說,這個“主”與過去的“主”是同一個“主”,隻不過現在的人用更準確的、精準的、更符合邏輯的概念去稱呼“主”。
“主”平等地愛著世上每一個人,因為“主”壓根就不在乎世人。造物主與人的差異,比螞蟻和人的差異更大。
若是用比喻,人在造物主的眼中或許連一粒原子都不如,也許整個星係也隻是造物主的一口唾沫星子。
像這樣的神隻,直到人類解開宇宙的終極奧秘之前,永遠無法否定祂。
“所以,隻要人類無法掌握和改變宇宙的物理法則,你的神……不,你的‘主’便一直存在。
無論宗教是否消亡,‘主’永遠都是‘主’?這個充滿哲學概念的問題讓林少瑾感覺有些頭大,但此時此刻他也大概明白了黃禕萱的意思。
她信的是‘造物主’,而不是天主教。造物主存在不是基於教典,而是基於人類認知水平與邏輯係統。
人格化的神是不存在的,而一個不可知的“造物主”是存在的。
“沒那麼誇張。”黃禕萱回道,“萬事萬物總是在變化的,一成不變的事物終究會被曆史淘汰。
我相信世上有‘造物主’,人也是‘造物主’的子民,但對於宗教的教義,我持保留態度。
目前世界上宗教千千萬,清規戒律也是千千萬萬。但沒有任何一個宗教是從誕生至今從來沒有改變過的。
或許現存的宗教終究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消亡,但‘宗教’本身並不會。”
黃禕萱話落,電梯門又開了,她腳步輕盈走出電梯,徒留林少瑾一人還在思索和咀嚼著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