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世亮離開軒墨齋後,因為少個人,連續一月沒有輪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劉掌櫃隻得將大兒子劉洪文拉壯丁,臨時喊來店裡幫忙。
這日傍晚,方臨被告知,明日能輪休一天,便和劉掌櫃說了一聲,準備回去。
上次回去是某日晚上尋隙,也有七八日了,在路上,方臨看到一處魚鋪的魚挺新鮮,買了兩條鱖魚。
回家,因為今日不是標準的十日一回的日子,方父、方母、田萱也沒準備,看到方臨自然驚喜,也不做原本備好的青菜了,拿出家中剩下的一塊豆腐,打算和這兩條鱖魚一塊燉了。
方臨選的兩條鱖魚,又大又鮮美,做魚湯是極好的,又加了豆腐,魚湯濃白,極為好看,也極是鮮香,香氣飄出老遠。
隔壁滿家‘深受其害’,滿根生猛吸著鼻子,扯著嗓子問“娘,咱家今晚什麼飯啊?”
“米湯、炒青菜。”
“又是這種飯,嘴裡淡出個鳥嘞!”滿根生聲音裡充斥著怨氣。
“我兒,咱家前日不才燉過大骨頭麼?”
“前日是前日,前日吃過飯,今日就不吃了麼?這樣,娘你給我些錢,我出去和朋友吃。”
“好好好,我兒你看這些夠麼?”
滿娭毑將兒子送出門外,瞅了方家一家,啪地一聲將大門關上,嘴裡罵罵咧咧道“每次一回來,就做著好東西饞人,我家還有個大著肚子的,也不知道送一碗過來,就沒見過這麼小氣的鄰居……”
房子隔音並不太好,她聲音又大,方家這邊都能聽到。
方母氣得不行“我偏就不送,前天她家燉大骨頭,也沒說給咱們送一碗啊!”
這個時代,若是哪家做些好吃的,往往會給左鄰右舍分半碗過去,讓嘗嘗味兒,當然,若是家裡有客人,或者有孕婦之類,不送也說得過去。
“不過,咱們也不是不知禮節的,邱婆婆沒少給咱家送菜,辛家也給了兩次小魚,還有歐夫子……等會兒魚湯燉好了,你去給這三家送些。”方母說道。
西巷胡同中,自然遠不止這麼幾家,隻是再遠,那就顧不到了。
“哎。”方臨答應著。
……
等魚湯好了,方母先拿出碗盛,讓方臨給之前說的人家送去。
方臨端著碗魚湯去往旁邊邱家“邱爺子、邱婆婆,我家今晚做了魚湯,送一點過來嘗嘗,也不多,你們可彆嫌少。”
這時,邱家正在吃飯,桌上是兩碗稀米湯、一小碟炒白菜,沒半點葷腥。
邱老丈、邱婆婆看方臨來,都是站起來,說著哪裡話,怕讓方臨多等,趕忙進廚房找了個碗,將魚湯倒進去,又將方臨帶來的碗還給他。
——這時代,家家戶戶碗筷都不富裕,若是辦宴席,通常還要向左鄰右舍借碗筷的。
……
然後,方臨又去辛老倌家送。
這時,辛家在桂花樹下吃飯,隻有一小碟自家捉的烤小魚,除此之外,就沒彆的菜了。
歐夫子兩口子也在這兒,端來了一碟小蔥拌豆腐,和辛家父子倆一起吃著。
辛佑一邊扒著碗裡的飯,一邊雙眼盯著那碟小蔥拌豆腐,夾了一次後,還想再夾,可筷子就被辛老倌壓住了,這是怕占歐夫子家太多便宜。
方臨來了,正好看到這一幕,笑道“都吃著呐,我家做了些魚湯,端來些嘗嘗,夫子,等會兒我再送來一碗。”
辛老倌站起來,不好意思地手抹著衣服“我家……這……沒多餘的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