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臨一封信傳回小和村,造成何等轟動,暫且不提。
淮安府城,《三國演義》第二部的熱潮漸漸平息;方傳輝跟隨船隊,去了海外;不幾日後,董祖誥也赴任去往京師。
喧囂過後,繁華落儘,歸於平淡。
董祖誥走後,方臨吃飯、喝酒,多去尋徐闊老,可這家夥是個酒甕子,動輒拉著不喝醉不讓走。
軒墨齋這邊,劉掌櫃常會過去坐坐,方臨和對方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早晚散散步,時而去拜訪蒲知府,維持關係。
分店隻剩方赫一人,多有喊過去吃飯。
每日,方臨除了去一趟店裡,就是回胡同,陪伴田萱待產,平靜的日子就這麼過去。
……
隨著時間推移,入夏,天熱了起來,今年似乎格外奇熱,多雨的淮安之地,近十天半月竟都沒下過一場雨。
胡同中,那棵大柳樹的葉子怏怏蜷縮著,地麵青石板泛著明晃晃刺目的光。
這日,辛家沙小雲拿著兩件嬰孩兒衣服過來,這是方母托她提前給田萱肚裡孩子做的,辛芽兒也帶著,在她身前衣服兜裡。
方母、田萱正在做著小孩兒的鞋子。
見沙小雲來,方母熱情起身,按下也想起來的田萱,自己走進廚房,把爐火蓋子揭開,一會兒水就燒開了,在茶櫃上擺好陶瓷茶杯,放好茶葉,衝上開水,再放上豆子、芝麻,拿過薑沙缽,磨了幾下薑,把茶杯的茶倒在薑沙缽裡,然後再倒回來,如是折騰了三次,遞給沙小雲。
這些僅僅盞茶功夫,就惹得她一頭汗。
“麻煩嬸子了。”
沙小雲道了謝,誇讚道“都說嬸子家的茶好,我瞧著也是,芝麻、豆子放得足,還有茶葉。”
胡同人家待客的茶,的確是方家的最好,因為最舍得用料,也就是方臨封了從五品錦衣衛鎮撫、門檻高,許多人家不好來占便宜。
“茶好,小雲你就多吃些。”方母高興道。
這邊風俗,來客人了要泡芝麻豆子茶,這是賢惠的表現,客人誇茶好,是極有麵子的事情。
田萱抬起頭來,看沙小雲用指頭將自己碗裡的豆子、芝麻扒進辛芽兒嘴裡,歎了口氣道“小雲姐,你隻管自己也吃點豆子、芝麻,嚼一嚼也挺香的,家裡的零嘴前兩日剛吃完,天熱沒食欲也沒再買,隻能給你拿這些豆子飽飽口福。這碗吃過了,再去給你泡過一碗。”
要說辛家,辛老倌、辛佑在碼頭出苦力,賺得不少,沙小雲給人做衣服,一門心思賺錢,也不少賺,可是,她想著芽兒那個樣子,為女兒往後打算著,平時一毛不拔,家裡的雞蛋都多是換出去了。
因為一毛不拔,做衣服又喜歡偷布,一門心思賺錢,家裡沒心思打理,亂七八糟,家裡地下、椅子、灶台、床前踏板,到處都是雞屎,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久而久之,去辛家串門的人幾乎沒有,街坊鄰居的人不少人背地裡說小雲不賢惠。
這時,方臨回來,聽到這話也是勸道“小雲姐,你真不要苦摳著,現在你不是一個人,肚子還有一個,吃好了,肚子裡孩子才好。”
沙小雲低著頭,也不知道聽沒進去沒。
“臨子,這是?”方母問道。
田萱也是看過來。
原來,方臨不是一人回來,身後還有數人,各自抱著一個紅木箱體,口大底小,呈方鬥形,十分漂亮,外麵還有各種複雜的圖案紋理。
“這是冰鑒,裡麵放著冰塊,徐大哥介紹的渠道。”
方臨道謝,讓徐闊老派來幫忙搬運的人回去,說道“近來天氣炎熱,萱姐不是食欲不好麼?我尋思著找些冰來,去去熱氣……這冰鑒內部有層錫片,讓冰不容易融化,能保存許久。”
沙小雲聽了,第一反應是這麼多冰要多少錢,暗歎方家闊綽。
方母、田萱卻是早被方臨‘帶壞’了,消費觀念極大改變,並沒去想費錢什麼,隻是驚奇,然後恍然。
府城茶館、酒樓,大街小巷,不同於小和村,都有賣‘冰雪涼水’的,所謂‘冰雪涼水’,並非普通冰水,其實就是冷飲。並且,這個時代冷飲種目之多,讓人瞠目結舌砂糖綠豆、濾梨漿、木瓜汁、鹵梅水、紅茶水、椰子酒、薑蜜水、紫蘇飲、荔枝膏水、梅花酒、沉香水、金絲黨梅……
賣‘冰雪涼水’的小販,叫賣起來,一長串跟說相聲似的,這些也還不算太貴,十多文錢就能享受到,胡同人家饞嘴的小孩兒就會纏著大人買。
就如陸家陸丁丁,前兩日就因為吃‘冰雪涼水’吃壞肚子,傷了脾胃,狂瀉不止,還去看了大夫。
有賣‘冰雪涼水’的,自然有賣冰的,有這冰鑒不足為奇。
“我訂了冰,每日送過來,有了這些,咱家自己就能製作‘冰雪涼水’,還能冰鎮果子,真是太熱,打開冰鑒,扇扇風,帶來絲絲涼氣……”方臨說著冰窖鑒用法。
“臨弟,你真好!”田萱聽著,感受到了方臨的心意,心中如吃了蜜糖般。
“我兒考慮妥帖!”
方母也是說著,拉著不好意思占便宜、想要回去的沙小雲,說道“小雲,你坐會兒涼快涼快,也彆有什麼負擔,伱在這兒冰會化,不在裡麵的冰還是會化。”
屋子很快涼爽下來,方臨將新買的點心、果子端來,方母、田萱也都有著默契,多讓沙小雲吃,這般照顧讓她低著頭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