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一更:0152章!1/3!
感謝天策書友的校對,薑塵的確是連勝七場,齊建卸任領隊時是9:2,然後是風辰贏了一場來到9:3,之後是薑塵將比分拉到了9:10,最後一場是祝思思打的~
……
對於李廣的戰力值,薑塵是沒有懷疑的,雖說曆史上對李廣本人有褒有貶,以及包括司馬遷對於他的描述,都被後人很多認為有吹噓和拉踩的成分。
可功績是功績,戰力是戰力。
高階將級的戰力,李廣實至名歸!
尤其他的箭術,更是得到後世公認的好評!
像是盧綸《塞下曲》的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王昌齡的《出塞》雖被後世解讀龍城飛將是衛霍,如此描寫隻是為了押韻,但薑塵更認為,王昌齡懷念的,是從李廣時期開始,到衛霍出塞整個漢武一朝對於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血手腕!
而有一句後世很多網友都耳熟能詳的詩詞,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前十句都是紅豆詩人……哦不,王維用以感慨及替李廣感到惋惜而作的!
詩名:老將行!
文為: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衛霍這樣的天命之子麵前,一生走黴運的李廣顯然是一個悲壯英雄。
論出身,李廣是秦朝大將李信的後代,根正苗紅不說,還接受家傳絕世箭法,箭法超凡入聖!
論履曆,他十幾歲時以良家子身份從軍,靠著軍功一步一步地爬了上去升為郎中,以騎士侍衛皇帝,參與了平定七國之亂,為國戍邊,以及之後參與了和匈奴大小七十餘戰。
光是這一點……靠著外戚身份,借著自己姐姐懷孕直接升任侍中,之後更是無功升遷到太中大夫,俸祿千石,在元光六年直接被封為車騎將軍出上穀的衛青,是不能和他比的。
當然,漢武帝的眼光自然是卓越的,衛青的才華也是得到他的賞識的,沒有辜負漢武帝的信任。
可有一句話叫做千裡馬常有,伯樂卻不常有,很多人在看待曆史人物的時候,都有一種我上我也行,姑且不說行不行,可很多人,是沒有那個平台的啊。
衛霍二人,顯然是時勢造英雄的典範,算是踩著那個風口證明了自己的。
相比於一步登天的衛青,李廣作為家世顯赫的良家子,曆經文、景、武三朝,在衛青升任車騎將軍出上穀的時候,也隻是驍騎將軍。
換作同時期的其他人,怎不為李廣鳴不平,又怎會不嫉妒衛青!
薑塵看待曆史人物的角度,也是十分公正的,不會非黑即白,他對於李廣這樣一位曆史名將,也抱有十分的同情和欣賞的!
你可以說李廣戰績差,但不可否認,他是生不逢時。
借用漢文帝的那句話: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李廣菜就菜在了和外族作戰不力,相較於在和遊牧民族對戰這方麵技能點拉滿的衛霍二人而言,愛兵如子的李廣,更適合在國內作戰。
你就簡單拿漢朝初期的大將樊噲和李廣對比好了,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屠夫,憑著一腔勇武可以輕鬆封侯,李廣放在那個時期當如何?
而後世對李廣的一個黑點,認為他不如史書中記載的那般正直,甚至就連趙匡胤區彆對待他和白起。
那就是他殺降!
白起因為坑殺趙國士兵被趙匡胤覺得這人品行不行,排除在了武廟之外。
李廣的話,誘降八百羌人,然後將他們全部殺害,可趙匡胤卻視而不見。
站在薑塵的角度上來看,這不僅不算李廣的黑點,甚至是一個閃光點。
多的不說,就拿自己前世華夏,假設屏幕前的你,能誘降八百名對自己民族之人燒殺搶掠的倭人,在對方投降之後,你因為憤怒他們的行徑,把他殺害了,後世因為這件事黑你,那孰是孰非?
……
“靈寶弓,飛將軍,這弓,是祖上所傳吧?”
讓薑塵有些意外,但又感覺在情理之中的,是李廣自帶的武器。
王兵!
李廣聞言,解下身上長弓,笑著肯定道:“正是祖上所留。”
高階將級射手,配合一把王弓,薑塵都不敢想象,把李廣培養起來後,他有多強大!
射手的恐怖,來自殺人於百步之外!
高階將級的射手,一旦被他視作獵物,射中的話,怕是王級強者也得喝上一壺!
“帶我去看一看龍城吧!”
“好!”
薑塵這會兒沒有以身入局,所以是以一種上帝視角下達指令的。
場景從還在建設中的合淝城轉移到了新建起來的龍城之中。
相較於合淝城那樣的南方主城,龍城原本就是抵禦遊牧民族的主城,具備著北方主城特色。
當然,空蕩蕩的一座城池,是沒什麼好看的,薑塵現在過來,主要是看這個新加載的支線副本,有什麼特殊之處!
【龍城飛將】
【國度:龍夏】
【副本等級:藍色·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