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王母娘娘_華夏真相集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十二集 王母娘娘

第十二集 王母娘娘(1 / 2)

西北邊陲,千裡草原,萬裡黃沙。

陝甘一帶,有上古部落名,名謂獫狁,周人稱為西戎,都於今甘肅省靜寧縣威戎鎮。犬戎地處西北邊遠地帶,屬於周朝荒服,依照周製,須常向周王室進貢方物特產。

周穆王十二年,少師奏報。

少師:查今歲荒服諸部,惟犬戎抗命,沒有及時進貢。

穆王:蕞爾番邦,竟敢如此無禮。傳令!待我親自領兵征伐。

大臣祭公、謀父聞此,一齊出班諫阻。

祭公、謀父:彼荒服之地,隻須按時朝拜可矣,有何寶物貢獻天朝依我等之議,陛下宜行文王耀德息兵之策,不宜勞師遠征,徒耗國庫民力。

穆王:此時不征,待其坐大,再征遲矣。我意已決,二卿勿言。

早春二月,草木未發,周穆王率軍西征。因進兵陽紆,一戰獲勝,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又得煉赤刀一把,用之割玉,如同切泥。

穆王雖然一戰得勝,但由於對邊疆少數民族采取高壓征伐政策,自始荒服者不至,邊遠國家亦不再前來朝見天子。

西戎邊夷不朝,穆王愈發大怒,於是重整人馬,二次討伐。經過一場激戰,周天子複以大獲全勝告終,獲其五王,並將部分戎人遷到太原。

穆王不肯乾休,乘勝繼續西伐,進軍至昆侖之丘,到達西王母國。後世考證,西王母國應在今甘肅、新疆一帶,以西寧、蘭州為前庭,新疆為後庭,中心在敦煌、酒泉。

長河落日,轉又玉兔東升。鏡頭回轉兗州曲阜,魯國都城。

魯國曲阜宮內,第五任君主魯魏公在位,蒼須皓發,執政時間已超過五十年之久。

周康王時,諸侯中有四大輔臣,乃是魯國伯禽、衛國康伯、晉國侯燮、齊國丁公。

據《史記》載:“幽公弟晞殺幽公而自立,是為魏公。”則魯魏公弑兄自立,可見其陰狠果決性格。由於魯魏公得位不正,內亂未平;又有周昭王南征不反,故導致淮夷地區諸部不服周室,漸生作亂之心。

便在此時,徐夷國君便率淮夷諸部侵擾宗周,自稱徐偃王。

徐國建都徐州,距離魯國都城曲阜隻二百多裡,本在魯**力威懾之下,此時敢於反叛,雖不明其直接原因,魯魏公或有過錯,故而引發徐偃王之亂。

魯魏公聞警,急派斥候騎乘快馬,一路往西,驛站交替,向天子奏報。

周穆王當時正在敦煌,聞報徐戎作亂,遂命車神造父駕車,日馳千裡,返回救亂。

造父駕車東雲,飛臨曲阜上空,按落雲頭。魯魏公見天子駕到,率魯國群臣接出宮城,拜迎聖駕。周穆王引魯國之兵南行,與徐夷之師相遇微山。因見叛軍勢大,周軍又大半屯於西戎未還,周穆王隻得暫時作出妥協,遣使前往徐偃王營中,封官議和。

天使:奉周天子詔旨,封徐偃為東方諸侯之首,命為東伯,就此罷兵。

徐偃:若要罷兵也可,周天子須承認我偃王封號。

天使:天子息兵之意甚誠,你休疑惑。待我奏請天子,必有答複。

使者還至周營,向天子複命,說徐君要討王號之封。周穆王聞而大怒,即命造父駕車奔赴楚國,傳旨楚侯,要其發兵攻徐。

車神出馬,千裡長途瞬息便至,來至楚國,即宣天子詔旨。

楚文王奉天子詔命,不敢怠慢,即刻舉兵,北伐徐夷。徐偃王雖敢反周,卻不敢抵抗楚國,聞說楚文王北來,於是主動撤走,率眾隱入深山之中。

平定徐偃王之亂後,周師陸續東還。穆王於是繼續東進,抵達九江,平定徐夷全境,繼而揮師南征。通過征伐,東南許多方國部落歸周,由此周朝勢力遠達長江下遊。

南征獲勝,穆王仿照祖先成王之舉,乃在塗山會合諸侯。

經過塗山大會,周穆王名聲大振,譽滿天下。

造父善馬,除原有兩匹神駒之外,又尋得良驥六駕,獻給天子。穆王見而大喜。

穆王:我原有雙駒,是為赤驥、盜驪。今賢卿複得其六,依據毛色之彆,可分彆命名為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

造父:善哉,陛下天才,賜此佳名。總計八馬,可名八駿。

穆王:有此八駿,某朝發東海,夕止昆侖可矣!

遂以造父禦馬西征,至於青烏之所解地,名為烏居三危山,在今甘川交界處。

徐偃王甚是淘氣,聞說穆王西征,複帶族眾自山中殺出,勾結淮夷大舉西侵,前鋒直至芮國華陰,深入成周之境,逼近宗周。

驛馬傳報,十萬火急。

周穆王聞報,複又長驅歸國。乃命楚文王錄終為先鋒,率楚軍征伐淮夷,在古師(今湖北鄖縣)安營紮寨;又命部將率領成周八師,前與錄終會師,包抄淮夷後路。

兩軍交鋒,淮夷腹背受敵,一戰崩退。

自此諸夷束手,天下鹹服。西域諸國,皆都來朝。

穆王十四年,中亞西極之國來朝,貢獻各色異寶。穆王設宴以待,奏迎賓之樂,又佐以歌舞,西人大笑,賓主儘歡。

西使:上邦之樂,皆是;大周舞女,儘為天仙。我等化外番邦小臣,歎為觀止。但雖異域,亦各具風情。外臣使團之中,有化人隨行,可獻末技,以博上邦天子一樂。

穆王:哦化人是做何營生者

西使:便是魔術師,精於幻術。

穆王:既是如此,速宣來入見!

侍臣外出傳指,西域化人隨使登殿,向穆王施禮參拜。

穆王:貴使,此化人有何絕技,即命獻呈。

西使:外臣遵命。

於是便向魔術師示意,囑咐一番。那魔術師躬身領命,當時表演起來,能出入水火,貫穿金石,變化多端,令人眼花繚亂。

穆王:妙哉,妙哉。貴使,你西土有此奇能者,還有幾人

西使:似此末技,遍地皆是。更有碎身複合,斬首能活,方為大能。

穆王為其大言所惑,若有所失。西使告辭離去之後,穆王坐臥不安,遂再命造父駕車,載己西遊。造父不敢違拗,隻得遵命,收拾車馬上路,開始西遊之旅。

西遊途中,果見千奇百怪,眼界大開。因在半路巧遇能工巧匠偃師,善製木偶,肖似真人,且能合樂歌舞。穆王大喜,遂攜其同行。

周穆王駕車一路西行數萬裡,直至西昆侖山,得以拜見西王母,眾神之神,女仙之首。

聞說人間帝王來訪,西王母命設盛宴相待,相處多日,賓主儘歡。

畫外音:西王母乃是傳說中女仙之首,前後曾遇兩個塵世間男人,一為後羿,一為周穆王。後羿得到西王母贈與不死藥,周穆王則贈西王母白圭玄璧,同遊瑤池,言談甚歡。

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駕馭八駿周遊天下,一路帶有美人相伴,名曰盛姬。更攜盛姬到東方,並在沂山上巧遇鳳凰。隻是不幸,盛姬於途中染病身故,葬於沂山東南。後人因其乃穆王愛姬,於是便命名其墓為穆陵。《詩經》雲:“鳳凰於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土,維君子使,媚於天子。”詩中所寫,正是帝王巧遇鳳凰於高岡情景。

《山海經》與《穆天子傳》皆為戰國時期典籍,在中國文學史上可稱雙璧,地位尊崇。兩書中皆都提到西王母,但所述形象卻是大異其趣,令後世難以取舍定論。

《穆天子傳》中,周穆王畢生都熱衷於征服、旅行、貿易及探險,而對宮廷妃嬪毫無興趣。當時隴西直至新疆,已經出現“絲玉之路”,中國主要對外輸出絲綢,而輸入玉石、青金石、貓眼及琉璃珠串等。商周兩朝,玉為人神溝通重要法器,穆天子熱衷仙道,於是一路西遊,在青海找到昆侖玉,在新疆則找到和田玉,皆是目前已知最佳玉種。

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乘坐八駿戰車,從岐周鎬京出發,反複多次西征。其北線行程,是經寧夏、甘肅,過新疆喀什而抵達中亞;南線行程,經青海而抵達岡底斯山主峰,甚至喜馬拉雅山北麓,整個過程充滿冒險色彩。

由於西部多為蠻荒之地,路途遙遠艱險,周穆王西巡絕非僅為觀光冒險。據後世考證,其目標有四:一為尋找傳說中西域女神西王母,二為尋找玉石資源,三為尋找岐周民族之根,四為尋找神秘巨鳥羽毛,以求巫術力量。

通過《穆天子傳》描述,一改《山海經》中西王母虎齒豹尾形象,化為美麗高貴女神。周穆王見到西王母時,為其美貌傾倒,獻以白圭黑璧,以及大量絲織品。西王母愛其美玉華裳,於是悅納,並在瑤池盛排筵宴,款待嘉賓。席間王母與穆王展開對歌,充滿哀怨。

西王母唱: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裡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複來。

穆天子答: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後而野。

周穆王飲罷瓊漿玉液,愛慕王母之情不可遏製,遂驅八駿馬車升於弇山,紀其遇仙事跡於弇山之石,並銘題曰“西王母之山”。恍如今日藏族青年對歌場景,令人無限唏噓。

《穆天子傳》後,《列子》也記載此段浪漫人神之戀,兩書前後呼應,坐實此段令人神往傳奇。後至唐代《仙傳拾遺》,說西王母降臨周穆王宮殿,兩人雙雙升入雲端,成仙而去。《太平廣記》亦說穆王成仙,與西王母最終成就眷屬,或是情人。

曆史真相:若果然如此,那也就沒玉皇大帝什麼事了。但至漢朝之時,武帝獨尊儒術,儒士們覺得人神之戀終屬不倫,於是便給西王母擇配一位對等神靈夫君,號為東王公。後來佛教傳入東土,輪回說大行其道,於是也便有人認為,東王公其實就是周穆王轉世。在漢族民間,甚至便稱西王母為王母娘娘,徹底改變神話品格,使其綻放出一個庸常親切麵容。民間卻又不認可東王公此一虛無形象,便將此可愛親切女性大神王母娘娘改嫁,從東王公懷裡搶出,再塞給玉皇大帝。此謂是王母娘娘仙話起點,也是西王母神話終結。

考之古籍,西王母名稱,最早是指位於西方原始部落。

《爾雅釋地》: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郭璞注:觚竹在北,北戶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東,皆四方昏荒之國次四者。

《漢書地理誌下》:金城郡臨羌縣,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

可見西王母最早是部落名稱,也可指代部落首領。部落具體位置,向有多種說法,較常見說法是在昆侖山附近。

早期《山海經》多次提到西王母,載其司掌災害與瘟疫,是一位瘟神。又謂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蓬發戴勝,是半人半獸形象。從此描述,可知西王母部落是以獸皮為衣、獸骨為飾,穴居山洞。豹尾虎齒,則可能說其部落以此為圖騰,中國謂之豹,越人謂之貘。

《爾雅釋獸》:貘,白豹。

如此可知,《穆天子傳》中所述西膜,亦即西王母。因母為貘之音相同,字亦通假。

到至漢代,西王母形象從半人半獸,變為白發老嫗。

司馬相如:皓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鳥為之使。

《淮南子覽冥》:西老折勝,黃神嘯吟。

漢武帝之後,西王母從白發老嫗變成絕代佳婦,也就是後世常見西王母形象。

隨著嫦娥奔月等傳說形成,西王母又變成長生不老藥掌管者,對人類掌控權勢大增。

西王母既然升格為女神,於是便有丈夫,甚至再有孩子,理所當然。其原配丈夫叫東王公,完全是按照西王母對偶製造出來。

《神異經東荒經》: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長一丈,頭發皓白,人形鳥麵而虎尾,載一黑熊左右顧望,恒與一王女投壺。

形象怪異至極!

曆史真相:王母娘娘形象變化,人設迥異,實與其曆史各階段身份定位息息相關,不難理解。早期西王母乃為部落首領,之所以形象凶厲,是為保護部民安全;而後成為執掌長生吉神,乃成慈祥老嫗。但既然執掌長生,怎會老邁故又化為年輕美麗不老女神。

然而及至《牛郎織女》傳說,王母複又化為凶蠻自私惡婦,也甚令人意外。

千百年來,每當七夕,文人騷客無不為牛郎、織女宿命歎息,並對悲劇始作俑者王母娘娘深表不滿。正是這位王母娘娘,不但下令將織女捉回天庭,還親手拔下頭頂銀簪,畫出一道滔滔銀河,將牛郎擋在天庭之外。

無獨有偶,在另一個民間故事裡,王母娘娘所生七仙女也曾思凡下界,卻在洗澡時被董永偷走內衣,飛騰不得,無奈留在人世,從此過上男耕女織生活。王母娘娘氣急敗壞,派人將女兒救回天庭,然後銀簪一劃,將拐騙人口嫌疑人董永擋在銀河係之外。

還有神話傳說《寶蓮燈》,後被改編成戲曲《劈山救母》,也出現王母娘娘黑史。《酉陽雜俎》中曾記西王母姓楊名回,乃是東王公之妻,編劇於是自行深挖腦洞,給王母娘娘設定一個楊姓娘家。於是王母便又成為三聖母及二郎神楊戩姑媽,劉沉香的表外婆。

《寶蓮燈》劇情:王母娘家侄女三聖母離家出走,躲進華山,被一介寒儒劉彥昌拐騙懷孕,誕下私生子,取名劉沉香。王母娘娘以為仙凡成婚,門第不合,照例震怒,便令三聖母親哥楊戩下凡,將其捉拿歸案,鎮壓在華山之下,引出後麵沉香劈山救母故事。

據以上係列神話所敘,則王母娘娘果然如此可恨其實不然。經過追根溯源,需知《牛郎織女》、《天仙配》及《劈山救母》三個故事版本,全部成型於明清;而這三個故事原始文本中,並無一字提到王母娘娘。比如織女故事,出於南朝成書之《荊楚歲時記》。

原文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

若依此論,則較之民間版《牛郎織女》更加合情合理。因為牛郎本來便是天上牽牛星,亦是天宮體製內神職人員,與織女星婚配,也是奉旨成婚,門當戶對。而狠心拆散牛郎織女者,不是丈母娘西王母,而是天帝。但拆散二人理由冠冕堂皇,並非無理。因女兒貪戀夫妻家居生活,影響紡織正業,是謂瀆職,其罪不小。因此天帝製定嚴格考勤製度,隻許女兒每年七月七日使用一天探親假。雖然稍顯嚴苛,倒也無可厚非。

至漢朝時,有人曾著《神異經》,記載大量修仙玄幻故事,內容大抵荒誕不經,舊題漢武帝時東方朔所作。其中記載西王母情事,便完全顛覆王母娘娘在民間傳說中惡丈母形象。其《中荒經篇》有文,記載王母之事。

原文記載:昆侖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裡,周圍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裡。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

如此說來,倒是西王母每年攀登一次鳥翅,爬到鳥背皮癬坑裡坐定,等待東王公從另一側上來,幽會一番。西王母與東王公相會於大鳥之背,便與鵲橋會十分相似。



最新小说: 探險家的詭異遭遇 花開北風中 姐夫丈夫 我是反派啊!女主怎麼都圍著我?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 神鬼複蘇:我在異族當老六 高武:從繼承李氏開始 煉丹師莫小北傳奇 我可不是東京文豪 飛越枯萎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