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集 班超歸天_華夏真相集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六十三集 班超歸天

第六十三集 班超歸天(1 / 2)

鄭眾奏請拘捕竇憲同黨班固,和帝準奏,即命洛陽令種兢,依律拿問鞠審。

種兢與班固曾有私仇,於是欣然奉旨,逮捕班固及其諸子下獄,刑訊逼供。班固在獄中未久,便被折磨病死。臨死前泣血寫下遺表,托家人密奏天子。其奏略雲:

臣自就任蘭台令史以來,從明帝永平元年起,受命專門撰述《漢書》,曆時二十餘年。依照寫作計劃,全書分十二紀、八表、十誌、七十列傳,共一百篇。期間雖亦從事其他著述,又參與大將軍竇憲軍事,大體未曾中斷《漢書》編寫。今全書絕大部分內容已經定稿,惟八表及《天文誌》未成。以至死於冤獄,不亦悲夫

和帝覽奏大驚,由是下詔遣責種兢濫用私刑,並令究治獄吏之罪。因惋惜班固大業未竟,複令其妹班昭到東觀藏書閣,將《漢書》續寫完成。

畫外音:班昭字惠班,學問廣博,不弱其兄。十四歲時嫁於同郡人曹世叔為妻,丈夫不幸早年去世。漢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命皇後及貴人嬪妃等視其為師,稱為“曹大家”。鄧太後臨朝聽政後,特許班昭參與政事,加封班昭之子曹成為關內侯,官至齊國國相。同郡馬融拜伏藏書閣下,跟隨班昭學習;其後皇帝又命馬融兄長馬續接替班昭,終於完成《漢書》。

少年天子劉肇一舉掃平外戚竇氏勢力,由此開始親理政事。每日臨朝聽政,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故有勞謙有終之稱。因聞北匈奴單於率眾北還,和帝便派將兵長史王輔為帥,與蜀郡太守任尚聯手追擊。

二將奉命,率軍北征,連戰連勝,最終誅殺北單於,儘滅其眾而還。

鏡頭轉換,邊北遼東。

鮮卑聞說北匈奴已滅,遂乘機遷入匈奴故地,就此定居下來。北匈奴餘部此時尚有十餘萬落,於是皆都自稱鮮卑族號,由此複又漸漸強盛。

適逢此時,遼東太守祭肜因病亡故。哀書入京,和帝甚表悲憫,詔命其子祭參繼任遼東太守。然而祭參雖然征戰有功,但威望遠不及乃父,於是遼東漸漸不寧。

祭肜武勇過人,又不失長者之風,頗有古代名將司馬穰苴風範。烏桓、鮮卑追思無已,每朝賀京師,常過塚拜謁,仰天號泣乃去。遼東吏人為其立祠,四時奉祭。

字幕:歲月轉換,似水流年。永元六年秋,西域都護班超調發龜茲、鄯善等八國部隊共七萬人,進攻焉耆、危須、尉犁。

大軍行到尉犁,班超派使分彆通告三國:大漢西域都護今次來者,欲鎮撫三國也。爾等既欲改過向善,宜遣大人來迎,我當賞賜王侯已下,事畢即還。

焉耆王廣早聞班超大名,厚待漢使,並遣左將北鞬支為使,齎奉牛酒以迎漢軍。

班超見焉耆王並未親至,故意假作發怒,詰責北鞬支道:汝雖是匈奴侍子,而今秉掌焉耆國之權。我今率兵自來,焉耆王不及時迎降,皆汝之罪也。

左右諸將一齊恫嚇:似此不忠不義之徒,不如殺之!

班超說道:公等不知,此人威權重於焉耆王,今未入其國而殺之,必令自疑。若因此而設備守險,我等豈得到其城下哉!

於是賜以酒食,然後遣之。

北鞬支還至焉耆,向國王備述班超威嚴,說其恩義。王廣見北鞬支安然無恙歸還,知道漢朝沒有平滅己國之意,遂親率高官在尉犁迎接班超,奉獻禮物。

班超見其主動來降,遂以恩義待之,深加撫慰。

未料王廣返回王庭,立即下令拆掉國境山口圍橋,欲阻漢軍於境外。班超早已料到,卻從彆道繞行進入其國,距王城二十裡紮下營柵。

焉耆王見漢軍從天而降,不由大驚。便欲逃入山中頑抗,待班超糧儘退兵後卷土重來。其國左侯元孟曾在洛陽為質,心向漢朝,潛派使者向班超報信,說與焉耆王計劃。

班超為穩定焉耆國貴族,故意斬殺元孟使者,並發檄文,約期宴請三國國王及大臣,聲言屆時將厚加賞賜。

焉耆王廣、尉犁王泛及北鞬支等信以為真,三人多人一起到會;焉耆國相腹久等十七人害怕被殺,就此逃跑;危須王也因心中狐疑,未至漢營。

宴會開始,眾人依次坐定。班超突然變色,責問焉耆王等人道:危須王因何不來腹久一班人為何逃跑此皆是爾等歸降之心不誠,首鼠兩端之故也!

焉耆王:危須王不至,腹久逃走,實與我等無乾!

班超:一派胡言!你若誠心投漢,卻為何又拆除山口圍橋,以拒天兵

焉耆王等人聞言驚悚,懼不能答。

班超喝令:與我皆都拿下,押至當年西域都護陳睦所駐故城,全部斬殺,傳首京師!

一聲令下,眾武士一擁而上,將焉耆王廣等三十餘人皆都綁縛,開刀問斬。

班超又令諸將,縱兵斬殺三國貴族五千餘人,俘獲部眾一萬五千人,馬畜牛羊三十多萬頭,由此一舉平定三國。

焉耆、危須、尉犁三國既平,班超命將元孟請至,宣布冊立其為焉耆國王。

元孟又驚又喜,問道:將軍此前殺我信使,今又立我為王,卻是何故

班超:賢侯不知,當時是為設計誘敵,以惑王廣,不得不殺使者故耳,尚請莫怪。

元孟唯唯遜謝道:將軍用兵,真有神鬼莫測之機,我等凡人,豈能領會!

為穩定三國局勢,班超在西域都護故城停留半年。至此,西域五十餘國都重新歸附漢朝,班超終於實現其當年立功異域理想。

消息傳至洛陽,漢和帝聞報大喜,下令朝議,表彰班超蓋世功勳。經過三公廷議上奏,最終詔封班超為定遠侯,食邑千戶。自此以後,人皆以“班定遠”稱之。

鏡頭轉換,永元六年正月,洛陽漢宮。

永昌郡徼外敦忍乙王莫延附漢,遣使者及翻譯到洛陽,向漢朝奉獻犀牛、大象。

二月,和帝下詔,以司空劉方為司徒,太常張奮為司空。

字幕:張奮,字徲通,京兆杜陵人,父張純,光武帝時曾任大司空,封武始侯。

張奮少年時好學不倦,節儉行義,常分田租贍恤宗親。漢明帝時初仕為侍祠侯,和帝時複任城門校尉、長樂校尉、太常,至永元六年升為司空,就此位列三公。

是年四月,蜀郡徼外大牂夷種羌豪造頭等人,率種人五十餘萬口內屬。東漢朝廷拜造頭為邑君長,賜以印綬,令管理其部民。

七月,京師旱災,太史官上奏,以為是冤獄過重之故。

和帝下詔,令中都官徒各除半刑。又親至洛陽官舍,錄囚徒,舉冤獄,收捕洛陽令下獄抵罪,司隸校尉、河南尹都受降職處分。

冬十一月,北匈奴降胡五六百人夜襲南單於師子,漢安集掾王恬率領衛士與之激戰,擊敗降胡,儘行誅之。降胡十五部二十餘萬人相率驚擾,皆都反叛。

諸部叛首找出前單於屯屠何之子薁鞮日逐王逢侯,共推其為單於,殺略漢匈吏民,焚燒郵亭廬帳。南單於支吾不住,急向朝廷告急求助。

漢和帝聞奏大怒,遂下詔命:拜大將鄧鴻行車騎將軍事,為三軍主帥,以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事朱徽二人為副將,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郡國射士、緣邊將士;檄令烏桓校尉任尚,率烏桓、鮮卑諸部,合四萬餘人馬,約會討伐逢侯。

字幕:鄧鴻,南陽新野人,高密侯大司徒鄧禹少子。

鏡頭閃回,敘述鄧鴻來曆。

鄧鴻喜好謀略,曾上朝參與商議邊防軍事,漢明帝賞其能力,命為將兵長史,使率領五營士兵屯守雁門,封為侯爵。

建初七年,鄧鴻以張掖太守之職,被任命為度遼將軍;永元元年率軍從稒陽塞出發,與大將軍竇憲、征西將軍耿秉等在涿邪山會攻北匈奴。

因擊敗北匈奴軍功,朝廷升任鄧鴻為大鴻臚,由定襄太守皇甫棱代理度遼將軍之職。

閃回結束,鄧鴻會合三軍出塞,北伐匈奴。

逢侯單於聞而大懼,便與諸部叛首商議,欲帶人馬輜重,穿越大漠北去。南匈奴單於師子聞報,與中郎將杜崇駐紮牧師城,以阻北匈奴歸路,逢侯單於攻而不克。

十一月,鄧鴻率軍到達美稷。逢侯單於不敢對敵,於是越冰過險,向滿夷穀退去。

南匈奴單於師子派王子為將,率領一萬騎兵,與杜崇部下四千騎,會合鄧鴻所部漢軍,在大城塞追擊逢侯單於,展開對決。經過一場激戰,殺逢侯部眾三千多人,擄獲萬餘。

越騎校尉馮柱分兵追擊逢侯單於部眾,殺死四千多人。

任尚率領鮮卑大都護蘇拔魔、烏桓首領勿柯,共集八千騎兵,攔截在滿夷穀,再一次大敗逢侯單於。接連三戰,前後一共殺死北匈奴一萬七千餘人。

逢侯單於趁漢軍未能合圍之機,率領部眾逃出塞外,漢軍因無法追擊而回。

字幕:任尚,東漢將領,籍貫來曆及出生年月皆都史載不詳。章和二年,初任護羌校尉鄧訓護羌府長史。羌族燒當部落首領迷唐叛漢,其叔父號吾率領本部八百戶歸降,並為漢軍向導,在寫穀大敗迷唐。永元元年春,迷唐打算重回故地,鄧訓命任尚擊之。

鏡頭閃回。任尚領命,遂率六千漢胡兵馬,追擊迷唐。

迷唐渡河向西,為防追兵,下令將船隻全部焚毀。任尚兵至,見渡船儘毀,遂命收集軍中所有皮革縫製成小船,置於木筏之間,作為渡河工具。

漢軍由此悄悄渡河,並趁夜間發動襲擊,大敗迷唐,先後斬殺一千八百餘人,俘虜二千人,繳獲馬牛羊三萬餘頭。經過此役,燒當羌部幾乎全被消滅,餘部皆都歸降漢軍。

永元三年,任尚以司馬之職奉大將軍竇憲之命,與左校尉耿夔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敗北匈奴,俘虜北單於之母閼氏,斬殺大部落王以下五千餘人,平滅北匈奴。

漢軍出塞五千餘裡後而回,其距離之遠,是自漢朝出兵匈奴以來未曾有之。

自此以後,耿夔、任尚等便為大將軍竇憲心腹爪牙。

永元四年正月,朝廷派遣大將軍左校尉耿夔為使,授予北匈奴於除鞬印信綬帶,再立北單於;同時命任尚為中郎將,持符節護衛北匈奴,屯駐伊吾。

竇憲計劃護送於除鞬返回北匈奴王庭,後因事敗自殺,計劃作罷。於除鞬聞竇憲敗亡,遂在天山南北公開反叛,到處燒殺搶掠,殘害百姓。

漢和帝派長史王輔率一千騎兵出塞,協同任尚聯兵討伐於除鞬。

任尚與王輔翻越東天山,以鐵騎對鐵騎,窮追猛打叛兵,在蒲類海邊與於塗鞬進行決戰,一舉打垮北匈奴軍,擒斬於塗鞬,使其殘餘勢力落慌而逃。

閃回結束。至此降胡造亂,光祿勳鄧鴻代理車騎將軍出塞,任尚複率烏桓、鮮卑部隊從征,在滿夷穀大敗逢侯單於,又立大功,遂徹底洗白竇氏餘黨形象。

鏡頭轉換,永元七年正月,大地將欲回春,漫天飛雪猶狂。

代理車騎將軍鄧鴻率軍班師回朝,命副將馮柱率領虎牙營留駐五原。

大軍回朝之後,未待朝廷敘功封賞,竇氏餘黨便聯合隨征將軍,上疏指控彈劾:鄧鴻身為三軍總帥,逗留不進、坐失軍機,致令逢侯單於逃遁,為朝廷留下後患。此乃明是故意縱敵,以養寇自重,永掌兵權,欲圖不軌,望乞陛下明察。

漢和帝覽奏大怒,因被所惑,於是命將鄧鴻下獄,最終處死。

此後不久,竇憲餘黨複又上疏彈劾:朱徽、杜崇二將與胡人失和,並扣留南單於安國上疏,激致匈奴叛亂。此乃鄧鴻餘黨,以此坑害朝廷,望乞陛下明察。

和帝覽奏愈怒,命收朱、杜二人入獄,亦都處死。

畫外音:可歎此番西征諸將,自三軍統帥鄧鴻至領兵大將皆都獲罪,惟馮柱、任尚二人幸免。馮柱乃開國勳臣司空馮魴之子,娶顯宗女獲嘉長公主為妻,又是一個外戚。

永元八年四月,並州四郡大旱,天子詔命郡守放糧賑災。

五月,南匈奴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反叛,率眾數千出沒於塞外山穀之間,劫掠過往客商。

秋七月,行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應匈奴南單於之請,率邊境諸郡屯兵進討叛軍,追斬烏居戰於塞外,儘降其數千部眾。

於是奏報漢天子和帝,徙烏居戰部眾及諸還降者二萬人於北地。

和帝下詔,令郡國中都官係囚減死一等,皆詣敦煌戍邊抵罪。其時護羌校尉貫友病死,詔以漢陽太守史充代領其職。

史充奉旨到任,征發湟中羌胡出塞,進攻燒當羌豪迷唐,結果急功冒進,反遭大敗。史充因此免官,使代郡太守吳祉繼任。

次年秋,迷唐率八千人進犯隴西,乘勝深入,脅迫塞內諸種羌共為寇盜。眾羌紛紛響應,合步騎三萬人擊敗隴西郡兵,殺大夏縣長。

東漢朝廷收到邊報,乃調派征西將軍劉尚為帥,越騎校尉趙代副之,率北軍五營、黎陽、雍營、三輔積射,及邊兵羌胡三萬人出塞討伐。

字幕:劉尚,宗室子弟,漢光武帝之後。

劉尚領命而出,掛三軍帥印,屯兵狄道,命趙代屯兵枹罕。另派司馬寇盱監督諸郡兵馬,四麵並會,來伐諸羌。

迷唐自知不敵,丟棄老弱部眾,隻率精騎逃入臨洮以南。

劉尚追至高山,迷唐被迫應戰。兩軍相遇,展開激戰,一時不分勝負。正在緊急時刻,司馬寇盱率軍趕至參戰,斬首千餘,得牛馬萬餘頭,迷唐逃去。

漢兵雖然獲勝,但傷亡很大,無力追擊,撤回塞內。

漢和帝聞報不悅,由是下詔:劉尚、趙代畏懦懼敵,以至損兵折將,墮我大漢軍威。茲命將其二人下獄免官,由謁者王信代領劉尚軍進屯枹罕,謁者耿譚代領趙代軍屯駐白石。

耿譚到任,以重賞誘諸種羌內附,迷唐害怕請降。其餘種人饑窘不能自立,入居金城。

王信、耿譚由此罷兵,遣送迷唐詣闕見駕,拜見天子。和帝命迷唐率其種人返回大小榆穀,迷唐不肯遠出。護羌校尉吳祉又多賜迷唐金帛,令其多買糧畜,促其出塞。

羌人於是再次反叛,勾結湟中諸胡寇掠而去。王信、耿譚、吳祉皆以畏懦之罪免官。

鏡頭轉換,張衡登場。

字幕: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

張衡家族世代便為南陽西鄂大姓,祖父張堪,自小誌高力行,被人稱為聖童,光武帝時被任命為蜀郡太守,隨大司馬吳漢討伐公孫述,立有大功。後拜為漁陽太守,曾以數千騎兵擊破匈奴一萬精騎,任期內匈奴再也不敢來侵擾。

張衡生於官宦世家,自幼便善文事,十六歲離家遊學,先到三輔,後至都城洛陽。入洛陽太學肄業,通五經,貫六藝。在太學結識崔瑗,結為摯友。

和帝永元年間,張衡雖舉孝廉而不入仕,三公屢辟不就。當時天下無事,洛陽大建宮室,王侯貴族窮奢極欲,風氣侈靡。

張衡見此,乃模仿班固《兩都賦》而作《二京賦》,包括《西京賦》與《東京賦》兩篇。文中假托憑虛公子與安處先生二人對答之辭,互相誇耀西京長安及東京洛陽繁華,暗喻諷諫朝廷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賦成之後傳頌一時,為之洛陽紙貴。



最新小说: 流放後嫁糙漢,病弱美人被嬌寵了 抄家流放,醫妃搬空侯府手撕渣爹 靈氣複蘇:從菜花蛇進化成神龍 漢道天下 長生不死,聖朝之主請我出山 老公,不愛請放手 旁門左道:白骨道主 我是全宗門的白月光 雙穿:開局一瓶感冒藥,換仙子千年人參 重回82:我九個女兒美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