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緩緩起身,提起衣擺拾階而下,待走到陸明瑜和長孫燾麵前,他當著文武眾臣的麵,深深向陸明瑜與長孫燾鞠了個躬。
長孫燾扶陸明瑜站起身,卻聽新帝誠摯地道“揚州遭受滅頂之災,緊接著邊疆戰火紛飛,西戎又舉兵反叛,大秦正值風雨飄搖之際,朝廷因先帝之病手忙腳亂,等到接到北疆急報時已是許久之後。”
“萬幸有二位挺身而出,頂住這要塌下來的天。朕,替天下百姓,謝過淇王與淇王妃,謝二位在國家危難之際身先士卒,也感謝戍守邊關的將士舍身就義。”
“朕少不更事,從小錦衣玉食仆從無數,未體驗過民間疾苦,更未經曆過戰爭的殘酷,但從劉孝傑將軍的奏折來看,我大秦這次一共犧牲了數萬將士,朕可以想象到這幾場戰役有多慘烈。”
“故朕替天下,替這些被二位護住的諸臣,向二位道一句辛苦。朕將恪儘己責,願這天下盛世太平,沒有戰火紛擾,願英雄不再流血犧牲,將士可以平安歸家。”
皇帝拜下,眾人哪有乾站著的道理,於是知道詳情的,不知道詳情的,皆接連下跪,如同海浪般伏在地上,三呼萬歲。
陸明瑜望著眼前的少年,他隻有十七八歲,眉宇間尚且青澀稚嫩,但卻因為這一身玄色滾紅邊的朝服,襯托得他沉穩威嚴。
這一拜,既肯定了陸明瑜二人的功績,贏得朝中武將的好感,又把二人推到風口浪尖——這下誰人不知淇王夫婦是英雄,如若淇王夫婦有任何僭越之舉,怎生對得起大雄寶殿上天子這屈身一拜?
陸明瑜不禁感歎,夫君真是眼光獨到,挑出了這麼一個聰明人,倒是比先帝要高明許多。
在新帝直起身後,陸明瑜與長孫燾還禮於他,看著他走回禦座旁,朗聲道“眾卿文步紫禁,金章綠綬,立於萬萬人之上,皆不是庸才之輩,如今大秦百廢不興,黎庶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朕殷切希望,眾卿能齊心協力,讓大秦度過此難關。”
“朕,賞罰分明,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者,重賞!假公濟私中飽私囊者,重罰!望眾卿應以淇王夫婦為榜樣,行利國利民之舉。”
眾人再次三呼萬歲,新帝才揮揮手,讓內侍宣讀他早已準備好的聖旨。
“陛下有旨,淇王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加封為忠毅親王,食戶淇州、浚州二州,賞金千兩,綾羅綢緞百匹,珠寶十箱,可豢養私兵數額由五千增至一萬。”
“淇王妃身懷六甲,卻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巾幗不讓須眉,堪為天下人之表率,賜封淇王妃為護國親王妃,賞金百兩,珠寶十箱,並賜非正式場合對上免跪之權。”
“擢升將軍劉孝傑為從三品撫遠大將軍,賞金百兩,賜丹書鐵券一份。”
“其餘將士,請淇王將其功績具表上奏,屆時朕再行論功行賞……”
這旨意一下,多數臣子不表意見,少數臣子卻不樂意了。
怎麼回事?
新帝什麼時候悄摸摸地整了這樣一份聖旨,也沒跟眾臣商量啊!
況且還給了淇王具表功績之權,這不等於給了淇王“假公濟私”,在軍中培植自己親信的便利?
而齊國公則更惱怒,以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他的外孫,不知道這個小崽子怎麼私底下乾了這樣一出事?
新帝登基,最風光的應是蕭家才對,就因為新帝是他蕭家一手培養出來的。
然而淇王已是親王之尊,如今卻有了“忠毅”的封號,其妻已是護國王妃。
如此說來,淇王夫婦已一躍成為帝後之下的第一人。
苦心經營這麼多年,扶持兩個太後,兩個皇帝,朝中說話最響的,本該是他齊國公。
怎麼到頭來,還要屈居淇王之下?
他受點委屈也就算了,日後還有上天的機會。
可這小崽子怎麼這麼傻?在這應該抓住兵權的時刻,反而把兵權推給淇王。
這下好了,淇王隻需要在奏折裡給自己人表功,讓自己的勢力滲透到軍隊裡,北疆兵權早晚旁落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