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長身而起,重重地拍了拍那濮英的肩膀放聲大笑。
“好好好,濮將軍能獻此策著實有些出乎於本帥的預料。我等身為大明之將帥,所求,皆是為我大明之利益。”
“這扶桑之地,多金盛銀,距離大明又近,所以,一個分裂而又弱小的扶桑在此相互攻伐,不但可以讓我大明從中取利。”
“更重要的是,我大明亦再無四海倭寇之患。”
看到李文忠也讚同那濮英的建議,一旁的耿炳文也站了出來。
“大帥,那麼若是兩路動手,想要解決的話,唯有同時動手方能成事。”
“畢竟這京都與那吉野相隔不過百餘裡之地,不論先取何地,那麼很快,對方便會知曉。”
李文忠微微頷首之後,思量了半天之才斟酌道。“本帥麾下,除了濮將軍的兩千火槍騎兵之外,尚有三千騎精銳。”
“既然兩地皆取,那麼就必須要講究一個快狠準。”
“好在現如今那足利氏也是居於京都,不必再繼續分兵剿滅。”
北朝的實力強於南朝,留在京都的兵馬數量不少。
所以,想要兩邊都能夠成功的話,怕是所有的騎兵都要全部派出去才行。
如此一來,必然要有個側重,最終李文忠下令,濮英率一千火槍騎兵,一千鐵騎,直襲吉野城。
務必要將那南朝的那幫子公卿一網打儘,不降者,儘誅,另外就是一定要將那後龜山手中的那三神器拿到手。
畢竟這玩意既然是扶桑國的神器,用來進獻給大明天子,倒是件不錯的禮物。
至於北邊,不但要收拾掉北朝的公卿國主,還得將那足利氏給剁了,這邊的難度自然要高過攻取吉野。
好在扶桑國的大明精銳之師火器眾多,所以,再增配五十門輕炮,能夠使用馬匹直接運輸。
如此一來,兩千精騎再配合那一千火槍騎兵,當可以將那京都給付之一炬。
排兵布陣完畢之後,李文忠不忘記叮囑這兩位麾下重將。
“京都、吉野,此皆為扶桑之都城,本帥不希望在此戰之後,還會看到有人想要在此兩地……”
聲音漸漸地低了下去,而耿炳文與那濮英則是信心百倍的向李文忠保證,一定不會令大帥失望。
半天之後,收拾停當的那五千精銳之師,便開始在長崎港登上了那些陸陸續續調來的巨艦和商船,開始朝著那本島的大阪方向進發。
一隻隻的信鴿,撲騰著翅膀,紛紛地飛向那本島方向。那些一直隻悄悄送信的細作探子們,也該動上一動,確保此刻的最終勝利是屬於大明。
好在這扶桑島是真不大,雖然人口賊多,啊不對,應該說大名、豪族賊多,公卿也多,就連國主也多,武士也不少。
至於賤民,嗬嗬……他們在扶桑國那些高等人的眼裡邊,大約也就與豬狗沒有太大的區彆。
而他們所求,隻是為了能夠吃上一口飽飯,能夠活下去而已。可這樣的想法,都屬於奢侈。
喜歡我嶽父是朱元璋請大家收藏:()我嶽父是朱元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