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四個人抬著一塊,高度隻到腰部的四方木板。
李代坐在上麵,就是宮中坐車。
李代還真以為,坐著馬車,可以在皇宮跑呢!
唐朝還有一個人的輦。
在一位壯漢的肩膀上,捆放一把椅子,小姐貴婦坐在上麵出行。
最後一種,兩人抬的,像小轎子似的輦。
小日子的影視作品中,時常出現,不再贅述。
李代一個長期生活在,唐朝社會底層的平民,哪知道這些。
李代不怕你問世界有多大,就怕你說孩子舞象之年。
孩子多大歲數?
靠猜嗎?
再比如,朝廷剛結束的‘授衣假’。
又是什麼鬼東西?
李代對唐朝常識,那是一臉懵逼。
所以李代這次開府建衙,就準備找一位上知天文地理,前知五百年的老學究,充當幕僚,有備無患。
皇宮很近,李代對懷兒的叮囑,還沒十句,皇宮就到了。
李世民設的是午宴,官員們下朝不散朝,原地等著就是了。
李代來的早了些,還有一點時間,也不下車,就坐在車裡,抓緊時間給懷兒補課。
“懷兒,你是本王的秘書,一定要認真聽,認真記。明白嗎?”
懷兒很聰明,李代畫的記事表格,一學就會。
李世民在顯德殿,正和大臣們吹牛皮。
“眾位愛卿,朕手中之物,你們大都見過,不過,這塊不同。這塊是由工部製作而成,這對大唐,意味著什麼,就不用朕多說了吧!傳下去,你們都看看,都摸摸!”
李世民很高興,工部真的製作成功了。
從此,百姓又多了一種選擇,怎能不開心!
不僅如此,動物毛發也能賺錢,相應的產業,也會接連冒出來。
又解決了很多人的生計問題,李世民怎麼可能不開心。
李代這個兒子沒白認,真不錯!
李世民想起李代,才發現人來的都差不多了,李代卻不見蹤影。
“福王呢?為何還沒到?”
大太監九兒,早就收到李代在殿外的消息,連忙低聲回話。
“啟奏陛下,福王殿下已在殿前,恭候多時。”
“哦,既然來了,讓他趕緊進來。朕還以為,臭小子又忘了。”
大太監九兒,原名張阿男。
小時候,老‘湫湫’的吸鼻涕。
所以,同一時期的小黃門,都戲謔的叫他‘湫湫’。
叫著叫著,就變成了九。
隨著地位的提高,手下稱呼他‘九叔’,李世民叫他‘九兒’。
九兒很聰明,否則也不會脫穎而出。
李世民對李代的態度,很特殊。
雖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不妨礙九兒對李代的尊敬。
聽到李世民吩咐,九兒連忙安排人,請李代上殿。
殿裡人很多。
這是李代第二次麵對群臣。
這一次,依舊有人對李代的著裝,指指點點。
李代也是馬虎,就算不是皇帝設宴,也應該著王爺蟒袍才對。
李世民也很不滿。
平常李代怎麼穿,李世民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今天是皇帝在顯德殿設宴,李代依然我行我素,穿著隨意,就顯得大不敬了。
終於有人忍不住,彈劾李代。
“福王殿下屢次穿著胡裝,出入宮廷朝堂,分明是在挑釁我漢人正統,有為胡人正名之嫌。臣請陛下,治福王背德忘祖,大不敬之罪。”
李代現在對幕僚的渴望,直達天際。
不等李世民發問,李代快步走到那人麵前。
“這位大人,你說本王穿的是胡人衣服,敢問,你見過哪位胡人穿過?還是在胡人那裡見過?”
上哪見去?
沒見過又怎麼樣,大不了不說話。
他不說話,自然有彆的大臣,接過他手中的棒子。
“王爺這身裝扮,我大唐漢人,無人穿過,更沒人見過。不是胡服,難道是漢服不成?”
李代上下打量對方。
隻見此人。
頭上浦頭兩雁翎,圓領長袍飾金紋。
金劍革帶玉做鉤,青靴足上雙翹頭。
黑色的靴子,還是用皮革製成的靴子。
李代樂了。
“敢問大人,你腳上穿的是什麼?”
李代的目光,在靴子上停留的時候,好多人就知道壞了。
李代一問,大家就明白。
再揪著胡服不放,大家都得光著腳回家了。
好在李代沒有繼續追問,而是高談闊論起來。
“不要狹隘的定義好與壞,是與非。侵略者作惡,當視之賊,然我大唐胡人將領,也是賊嗎?秦之賊趙高,難道因為他是漢人,這位大人就要為他平反嗎?還有,大人腰間掛的,可是和田玉?要不要把它扔了?”
李代環顧四周。
“馬靴方便實用,我們就穿。有什麼不好?本王穿的褲子,本王稱之為馬褲,騎馬更是方便,不必擔心開襠,也不會扯蛋,為什麼不穿?”
李代的話,引得一眾武將,轟然大笑。
尤其是胡人武將,笑的最是大聲。
李代麵向那位大人,笑著說道:“至於大人所說,沒見過,就屬於胡人。本王詫異,是朝廷棟梁皆如你,還是我大唐無賢臣?”
李代這句話,猶如巨石從天落,咂得顯德殿嗡嗡炸響。
“我朝王孝通所著《緝古算經》,你沒見過,按照你的意思,這部書,是不是應該姓‘胡’啊!?你沒見過,隻能說你見識淺薄,孤陋寡聞。居然敢在顯德殿上,大言不慚,你想羞辱何人?”
這人完了。
諸位大臣看李代的眼神變了。
太可怕了,尤其是最後一句,最為要命。
李代得理不饒人,把身上穿的衣服,抖了抖,顯擺了一下。
“這身裝束,是本王親自設計的製服。按照你的意思,本王難道也要姓‘胡’不成?”
行了,此人沒救了。
文臣武將,第一次認真打量起李代來。
誰叫李代人小能量大。
不抓緊時間認識,指不定哪天,就向自己開炮,還不把人打成篩子?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