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和彭府主私下聊了很多,李飛也答應幫助他在約翰牛競選內閣首相的位置。
彭府主得到李飛的支持,他心中彆提是有多麼的高興了。
當即,做出一個決定,那就是把港府那些還沒有開發,又準備出售的土地。
並且,還批準李飛在港府那些房地產公司可以填海造陸。
港府從1842年開始就有非正式的填海造陸的行為。
一直到現在,港府填海造地的麵積高達六十七平方公裡,占地麵積達到港府的百分之六點五。
讓將近兩百萬人安居樂業。
可是隨著港府的人口越來越多,港府想要在填海造陸的行為就讓港府那些房地產開發商們十分抵製。
因為,在港府做實業的不如房地產開發,做科技產業的不如房地產開發。
這也就導致了,很多港府的有錢人在賺到錢之後,都進入房地產開發裡麵。
因為,一棟大廈能給他們帶來的收益比他們做實業,做科技產業的十倍利潤都要多。
這麼賺錢的行業,誰會去老老實實的做實業和科技產業呢?
直接導致,港府但凡是身價達到幾十億的商人,他們都會進入房地產行業裡麵。
幾十億的身價進入房地產,用不了幾年的時間身價就能翻倍到百億身價。
可要是繼續填海造陸的話,那就直接傷害到了,這些房地產商人的利益。
哪怕是九十年代的時候,港府的那些房地產商們,一個個都是十分的團結在一起。
這些人商人以李超人為主。
就算是現在,港府的房地產商人依舊還以雙李家族和其他兩大家族組成的四大家族為主。
港府很多的房地產商人也都是站在他們四大家族的身後,一同抵製李飛在港府的房地產項目。
可是,有一點他們不是李飛的對手。
李飛身後有龐大的資金支持。
這些房地產開發商想要開發地產,就需要去找銀行貸款。
但整個港府內所有的銀行都是李飛旗下產業。
他們想要找銀行貸款,隻能去找唯一一家沒有李飛入股的銀行,那就是華夏國家銀行貸款。
可華夏國家銀行是李飛旗下華夏炎黃銀行的股東。
所以,華夏國家銀行在港府也是和李飛站在一起。
這些房地產商人想要從華夏國家銀行這邊貸款,他們需要付出來的代價和利息要高很多。
而且,華夏國家銀行這邊不接受不良資產的抵押貸款。
也導致了,很多房地產商人把自己的項目抵押給銀行,以此來周轉資金。
這也導致他們的成本上漲很多。
畢竟,每個月他們需要支付的利息錢就不少。
而李飛這邊就完全不一樣了,可以說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所以,李飛旗下房地產公司的樓盤價格比起其他開發商的價格都要便宜十分之一。
如此行為當然是破壞行業的行規。
因為,房地產這個行業的價格都是有規定,同一地段的小區價格相差不會太大,頂死相差也就在一兩千塊錢左右。
這種相差大家都不會說什麼。
畢竟,每一個開發商建造的房子都是不一樣,房型和戶型都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