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士頌的信唬住了劉表,也許是劉表根本沒有南下的實力。
即便荊北諸郡遠比荊南富裕,但劉表現在三麵受敵,他隻能認可了士頌的武陵太守。
對於士頌的劃江而治荊州,隻要士頌明麵上認他這個荊州刺史,他也認了。
交州方麵,士燮讓五萬交州軍,留在了南海郡。
隻是派人送信給士頌,內容和上一封信的內容大體相似,讓士頌多用荊南士人,選拔賢士為己所用,安定好四郡,依靠長江天塹,靜觀中原成敗。
士頌看完書信,心中冷笑。
還在靜觀中原成敗?笑話,到時候天下都是曹操的了,我還拿什麼爭?
我想要的,可是在這亂世建立基業,問九鼎輕重。
提前結束中原內亂,平定塞外,免去五胡亂華的悲劇。
為了這些,自己就絕對不能在荊南坐觀中原成敗。
對士頌而言,現在最重要的,便是在四郡選拔賢能。
自己領著武陵太守的頭銜,又讓馬玄領了長沙太守,顧微領了桂陽太守,劉度隻身留在零陵郡,任零陵太守。
各地,都按士頌的政令開始治理地方。
首先,重商。
既然決定以武陵為自己的治理中心,士頌便將留在清遠的釀酒師和工匠,調了一部分到武陵郡治所臨沅城,在這裡,新修了更大的地下釀酒廠。
同時,為鼓勵境內商業發展,他興修道路橋梁,減免境內的商稅,鼓勵商人到荊南貿易。
此外,隻要是賣酒獲得的錢財,除了用於軍隊的獎勵外。其餘都作為工錢,發給了百姓。
士頌相信藏富於民的道理,更相信千金散儘,人心齊聚的格言。
零陵百姓確實感念張羨的恩情,但他們也深刻的感受到,到在士頌的治理下,自家變的有錢起來,也認識到了士頌的好處。
相信時間一久,士頌對自己反複的正麵宣傳之下,百姓自然會更感念自己的恩德。
第二,屯田。
除了大力鼓勵商業發展之外,士頌將張家,蘇家名下的田產,全部如同桂陽郡那樣,一半封賞給了有功將士,另外一半,招募郡內流民,將土地分給他們。
而後,便是施行屯田。所得產出,官民對分,官家出耕牛和農業器具。
至於武陵郡,士頌則是花錢,從武陵境內各個小世族手中,以市價收購了大量的田產。然後將這些地,也分給百姓進行屯田。
還特地設立典農都尉,典農校尉來管理這些民屯。
此外,士頌還特地在臨沅城內劃出一塊地,成立了武陵農學院,招募經驗豐富的老農,將他們的經驗編輯成書,然後讓典農吏帶著老農和書籍下鄉,一個縣一個縣的講解這些經驗知識。
而自己作為後世的文科學生,隻是粗淺的知道些大棚農業的知識,也都告訴給了這些人,讓這些老農想辦法改進。
第三,整軍。
安定荊南四郡後,士頌很硬氣的讓士匡帶著五千交州軍返回了交州,同時還給了他們一筆勞軍費。
意思很明白,荊南四郡,是我士頌的,不是交州士家的。
也正是士匡帶回去了這個信息,士燮才沒有把五萬交州軍派入荊南。
但地盤越大,兵力的不足就越發的明顯。
原來的軍隊,除開鐵甲營和自己親衛軍外。
士頌把清遠軍三營,還有郭鐵的盜匪軍,馬玄等人的商隊護衛軍,甚至是血戰餘生的零陵軍,獵戶為主的桂陽新軍,投降的長沙軍,武陵軍等,全部合並。
他淘汰老弱傷殘,讓他們轉為地方巡捕,鄉長裡正。
剩餘兩萬人,正式改編為“定南軍”。
定南軍以錢振為主將,鮑隆為副將,每五千人為一部,士雲、區巔、郭鐵、劉賢四人為四部都尉。
另外,在四郡新招募的將士,包括士頌從荊南各郡世家中強行征集而來的兵丁,也有兩萬餘人,成立江南新軍,由陳應為主將,進行訓練。
兩支軍隊的訓練方法,都是士頌親自定下的。
除了《紀效新書》中記載的練兵之法外,士頌還加入了自己在大學期間的隊列軍訓。
定南軍都是老兵,原來有等級的,都可以按各自等級領取獎勵。
其餘降軍則統一劃為七等軍士,還是按照連勝三次升等一級的辦法進行捉對鬥毆。依舊勝者獎,敗者罰。
為的,就是訓練將士們的實戰能力。
但現在軍隊人數過多,比鬥日益頻繁,士頌可沒有那麼多的清遠香供應。
現在得規則改為勝者獎勵錢財代替,隻有在以百人隊或者千人隊的比鬥中,勝利的一方,才能享受幾大壇清遠香,也是期望各部將領,能更加重視團隊作戰的訓練。
對於新組建的江南軍,所有新兵都被定義為九等軍士,也就是最低等級的軍士。
他們沒有軍團協同訓練,所有人都隻有戰鬥技巧訓練,為的就是每三天一場的實戰比試。
按士頌的規定,三個月後,能升到七等軍士以上的軍士,將重新編組成營,進行其他的協同訓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而沒有達標的新兵,除了要繼續留在新兵營內進行實戰訓練外,還要進行軍屯的勞動。
軍屯的收獲,可是軍隊所有,這些軍屯兵是一根穗都分不到的。
為了激勵軍士,規定若是所負責的區域產出不足,則負責這片軍屯區域的新兵,就會淪為軍奴三年。三年後才能再次加入新兵營,接受訓練。
同樣的,為了獎勵軍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更是模仿商鞅變法後對秦軍的改革,除了在軍隊中加入士兵的等級劃分外,加入了勳爵的概念。
也就是唐朝的勳官製度,一種榮譽稱號,有品級而無職掌,但是對於軍人而言,這就是戰功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