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所有的兒子,都被朱棣所殺,當然都被安插了罪名,很莫須有的罪名。
朱標做完了這一切,緩緩落地,他手裡的劍褪去了光華,重新變的樸實無華。
那劍鋒甚至沒有劍芒,被朱標收了起來,默默地走向紫禁城。
如今,誰也不敢再質疑他的身份了,大明之主毫無疑問是他的囊中之物。
朱標的臉上,看不出一絲的喜色,他臉色凝重,緩步走向大殿的龍椅。
於謙、徐輝祖等人,率領著極少數支持他的文武官員,齊刷刷地拜倒。
朱標抬手說道“眾卿平身。”
“謝陛下!”
李漁也邁步走了進來,朱標看向他,開口問道“道長辛苦了,此番若沒有道長,朕再難收拾父皇留下的這基業。道長有什麼要求儘管開口,朕隻要能辦到,絕不推辭。”
李漁自己也知道,若是沒有自己這個“天外妖星”,朱標是不可能複活的。但是他絲毫沒有要攜恩圖報的意思,他來大明搞這一場政變,也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
實在是大明被金陵的那群人搞的烏煙瘴氣,馬上就要亡國了,李漁不忍見大明百姓被人蹂躪踐踏,所以才出手。
他輕輕抱拳,道“陛下,貧道惟願陛下勿忘太祖皇帝愛民之風,輕徭薄賦,與民休養,懲戒貪腐,除此之外,實無所求。”
朱標心中也不禁敬佩起來,他原本以為李漁當初說這些是裝一下,肯定想著事成之後大肆討要好處。沒想到真的成功之後,李漁依然不改本色,這才讓他肅然起敬。
“傳令下去,敕封正經道人李漁為大明太師,禦製神道碑文,在各府修建神廟,供百姓奉養!”
李漁微微彎腰,“謝陛下。”
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天子。
紫禁城內外,遍地屍首,正在被一個個抬走。
李漁默默上前,為道衍收斂了骸骨,運到了城外。
在香山處挖了個坑,麵朝舊燕王府,李漁手指一動,兩個泥人挖坑,把他的屍首埋了。
黑衣宰相,攛弄燕王造反,親手策劃了靖難之變的人,就這樣死在了他起事的燕京。
畢竟是相識一場,雖然後來為了各自所圖反目,但是畢竟也並肩作戰過。
說起來,李漁和自己的朋友都很交心,但是道衍是個例外。
因為李漁一直覺得他心機太重了,他從來沒有流露過自己的感情,他有自己的目的,或許是他對佛門的執念,或許是他對權力的追逐,亦或是他為了實現自己的野望。
總之,這是一個很獨的人。
李漁削好一塊木頭,插在道衍的墳頭,上寫著姚廣孝之墓。
他一生的功績,沒有絲毫的贅述,他的是是非非,自然有無數後人去評論指點。
對於李漁來說,這裡麵埋得是一個曾經和他並肩作戰,最終與他反目為敵的和尚,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