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坐回龍椅,道“什麼都不用說。”
魯肅和蜀國群臣的關係算是好的,劉備這次也沒有給他麵子,因為這已經不是人情世故。
在殿焦急等候的魯肅,終於盼來了傳令侍衛,卻隻聽後者道“陛下有令,將叛賊斬首。”
說完之後,侍衛就離開了,隻剩下魯肅和幾個吳國的隨從。
其中一個看向魯肅,臉上隱隱有怒意。
“都亭侯乃我東吳重臣,他們竟然如此傲慢,連見都不見,我東吳何懼一戰!”
魯肅歎了口氣,他總覺得這樣做有些得不償失,但是東吳內部對於拿到荊襄,實在是太渴望了。
建業城外,浩渺江波。
兩岸是近群山,環繞拱衛,鬱蔥巍煥,形勝天開。
一個道士,隻身懸空,在江麵上臨風而立。
李漁伸手一拂,一個太極圖浮現,引來江上無數軍民圍觀。
很快就有人上報,不一會有戰艦來臨。
戰船上懸掛著“吳”、“周”大旗,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周瑜親至了。
戰船走到水中央,發現再難前進一步,劃船的船夫用儘了力氣,依然難以向前。
周瑜站到船頭,看向天邊,隻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正在施法。
他冷笑一聲,東吳乃是六朝之一,難道會怕一個修士麼?
即使天庭大羅金仙下來,也不敢說獨自一人來犯東吳,否則定叫他有來無回。
“正經道長,既然來了,為何不下來喝杯茶?”
李漁沒有理他,繼續施法,此時的李漁麵沉似水,雙眼冷峻,和他平日裡的氣質截然相反。
周瑜也知道這次事態嚴重,但是他和孫權都覺得,值得冒一下這個險。
因為他們和李漁的立場不同。
李漁是隻要打贏這場天人之戰,管他中原是誰為王稱霸,到時候都不關自己的事。
但是對於東吳來說,他們要考慮的顯然更多。
天人之戰以後,勢力重新洗牌,他們要考慮到打贏之後東吳能撈多少好處。
因為東吳的國力本來就算是弱的,要是在這場大戰中,加劇了這種強弱對比,那麼打完之後,東吳極有可能會亡國。
或許,現在是唯一的機會了。
正因為有這種想法,東吳才默許了呂蒙白衣渡江的冒險行為。
“他在做什麼!”周瑜咬著牙問道。
這李漁來了之後,一言不發,在東吳都城外開始施法,對吳人來說這場麵也太嚇人了。
大家都不知道他要做什麼,甚至有很人開始四散奔逃。
不過周瑜很淡定,他製止了要出手的手下武將,小聲道“此人出山以來,未傷過一個平民百姓。”
很快,大概有十道靈力,從建業城中飛出。
其中一道,竟然是從船頭周瑜的身上飛出來的。
周瑜渾身一輕,突然覺得悵然若失,好像失去了什麼,但是卻說不上來。
最終,在空中,形成了十個光球。
李漁收工,凝聲道“東吳背信棄義,我正經道人李漁,於今日收回不死藥!”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