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一統天下太久了,既然眼下徹底沒有了機會,做一做這個實際上的盟主,名義上的發起人也是不錯的。
試問這天下,還有誰能號令六朝呢。
長安城中,迎來了其他五國的使者。
眾人在此共襄盛舉,策劃封神敬天。
敬天者,觀天之象,究天之極,行天之道,謂之敬天!
這次大典,放開了限製,民間的人也可以在外圍觀看,甚至大唐專門派人搭建了觀禮台。
廣場上大唐的宮廷樂師,演奏者大氣磅礴的古樂,伴隨著樂聲,六朝的代表依次上台。
蜀國來的是關羽,他走上台的時候,底下傳來一聲驚呼,彙聚為聲浪,回音不絕於耳。
關羽麵不改色,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目不斜視,站在那裡如同一棵挺拔的大樹。
關羽之後,就是大魏使者,這次來的是張遼,他和關羽私交極好,雖然曾經是敵國,但是站在一處絲毫沒有水火不容,甚至還很愉悅地打起招呼。
“文遠,久不相見,風采不減呐。”
“雲長,我在合肥可是時常聽到你的大名。”
關羽哈哈一笑,說道“可惜”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張遼知道他的意思,可惜他的行動被這次的天人之戰終止了,不然關羽的北伐很有可能會給大魏帶來沉重的打擊。
張遼很識趣地沒有挑釁,兩人閒聊起來。
緊接著上台的是魯肅,雖然東吳和蜀國鬨得很不愉快,但是魯肅的人緣還是很好的。
今天來的人要不是他,就算是周瑜,關羽也得罵兩句。但是魯肅上來了,關羽也隻是歎了口氣。
這台上的兩個,對東吳來說都不是善茬,關羽霸占荊襄多年就不說了,那張遼更是東吳的苦主。
魯肅上台之後,簡單地寒暄了幾句,便不再說話,甚至連本來聊得火熱的張遼關羽也沉默了。
魯肅之後,是大明最年輕的內閣大學士於謙,也是如今大明最受重視的文官。
他禮貌地和幾位打了招呼,便垂手站在一邊,態度不卑不亢,因為他聲名不顯,也沒有引起關羽那般的驚呼。
然後便是大宋的使者,上台的人是大宋江南道主管,兵馬副元帥韓世忠。
因為他的轄區是江南,與東吳接壤,而沒有異族。所以他本人沒啥事,大宋便讓他前來,論分量勉強夠用。
韓世忠的名氣在六朝和於謙差不多,大宋的國力又不如大明,所以本來以為也沒有什麼歡呼。
但是恰恰相反,韓世忠上台之後,圍觀百姓中反倒歡呼起來。
原來是大宋的商人太多了,他們又有錢,能搞到這次盛典的門票,所以雖然是在長安,但是宋人很多。
韓世忠笑吟吟地,上台時候多看了關羽和張遼一眼,他也不怯場,象征性寒暄了一下便站到一邊。
最後出場的是東道主大唐,人還沒有出來,觀禮台上已經全部站了起來。
鼓樂聲為之一變,然後一條鮮紅的地毯自行滾開,周圍沒有人控製。
兩側的侍衛紛紛向前一步,捉刀而立,金盔銀甲,錦袍披風,十分威武。
一個人影從殿內走出,眾人已經忍不住翹起腳尖去看,待看清來人之後,直接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
來人身穿龍袍,龍行虎步,大步邁來。
在他身後,竟然是皇後,再往後還有一個道士。
李漁看著前麵的兩口子,心裡一陣膩歪,你說你來出風頭,帶著我乾什麼?
在他前麵的,真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李世民甚至還等了一下,伸手讓長孫皇後搭上手掌。
李世民走到高台中央,身後就是五國使者,他擺了擺手,讓人群安靜下來,大聲道“仁育群生,義征不憓,諸夏樂貢,百蠻執贄。今日我等聚會於此,敬天法祖,意在封神!”
他的聲音,被道士們用幾十個傳音法寶擴散,響徹整個長安城,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從即日起,與國有功者為神、與族有德者為仙、與民有利者為聖、與己有方者為賢!”
這一句話,便把神佛的神位給撤銷了,頓時引來天地變色。
但是李世民麵不改色,仰麵朝天,繼續說道“我等敬尊人皇伏羲、神農、軒轅、少昊、顓頊為人文之祖,五方天帝!”
卡~卡!
兩道驚雷落地,被李漁揮手收走,他現在才知道李世民為什麼非要自己跟著。
合著是做避雷針來了
長孫皇後十分給李世民和大唐百姓爭氣,麵對如此的天地之威,她也是毫不慌亂,而是眼神堅定地站在李世民身後。
皇帝也皇後的表現,讓原本就狂熱的百姓更加的興奮。
老百姓就是這樣,隻要他們認可的人帶頭,什麼權威他們也敢掀翻。
神仙算什麼?你沒看到那是我們的皇帝麼?
李世民短短一席話,人間已經不認可那些宗教神,今後的人間隻供奉祖先神。
與國有功者為神、與族有德者為仙、與民有利者為聖、與己有方者為賢!
這就意味著,有大量的文臣武將即將封神,他們成神的法統已經有了。人皇最後的餘暉,就是如今的六朝人皇,即將綻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從今往後,宗教再也不能成為神的發源地,讓那麼多鳥神不勞而獲地享受人間的供奉。
修為再高,沒有德行,不修善果,不立功業,那也隻是個高階修士而已。
想吃俸祿,想受祭拜,想吃貢品,對不起,你不配!
李漁十分滿意,自己沒有參加是對的,他應該完全信任這些六朝的人傑。
他們在這方麵,可比自己厲害多了。
這麼多扇動性地口號提出來,標誌著人間正式對天宣戰了。
以前雖然也打了,但是還沒有宣戰,屬於是爭鬥。
如今便是你死我活的戰爭了。
李漁感覺渾身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就開打,戰到天昏地暗,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