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機緣巧合他認識了落難的顧成倉,二人一見如故,成功被顧成倉策反成了他秘密藏在南寧的一枚棋子。
而那日顧長寧的遇難和被救不過是二人合計演的一場戲,為了就是要把顧長寧拉入顧成倉的隊伍,成為他登頂的助力。
顧長寧身為先帝最寵愛的幼妹,是先帝親手帶大的,也因而在先帝心目中的地位比起他的那些兒女都要重上幾分。
故而顧成倉才會出此下策,本以為靠著簡正西可以把顧長寧拉入他的陣營,哪知道簡正西在計劃得逞後,竟不小心被仇家盯上。
而六年後之所以會讓顧長寧知道簡正西的身份,不過是因為,簡正西當年受傷後身患羅症,哪怕逃回南寧後也是身體日漸欠佳,雖不會短壽,但也再難有所作為。
為了顧成倉的“大業”,他們想出了“以子易子”的計策。
先是在五年前故意把年僅三歲的簡家嫡長孫“弄丟”,然後時隔五年再把顧長寧生下的孩子接回去。
這一樣來,從小生在北滄的顧幼青,便是埋在南寧最好的棋子。
雖然二人相差兩歲,但是這些都可以以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差異來掩飾,更何況,簡家嫡長孫自幼體弱多病,長得瘦弱
這更為計劃的實施提供了便利,隻待時機成熟,顧成倉與簡正西便讓顧幼青以簡家嫡長孫簡憑的身份回歸,繼續留在南寧替顧成倉的“大業”鋪路。
顧長寧得知真相後,心中滿是恨意。一恨簡正西負心薄情,不止是對她這個計劃中的人負心薄情,更是對自己的發妻嫡子亦是薄性。
顧成倉固然可惡,但是簡正西更過分!
如今時間已到,顧成倉這才不得已找到顧長寧,說明緣由。
顧長寧自然不肯,甚至指桑罵槐的把顧成倉懟了一頓,但是最終即便是貴為北滄的大長公主的顧長寧,也沒辦法鬥過年輕的天德帝。
顧幼青還是被顧成倉送去了錦越,成了他的棋子。
在顧幼青被送走的半年後,顧長寧終是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而大概也是因為這事,顧長寧成為北滄唯一的大長公主,手中亦是擁有了一支城防軍。
那時的顧長寧早已不是六年前不諳世事的天真無邪了。
知道無法奪回兒子,便隻能借著顧成倉的愧疚,要了權利。
她想等她的幼青回來,自己至少有一點護著他的能力。
自此顧長寧逐漸開始在北滄的朝堂上嶄露頭角,除了手握一部分城防軍外,她還有意識的聯絡一些朝臣為己用。
甚至暗中培養了一批忠誠的死士,隻為將來再被威脅到時候,不會連一點還手的能力都沒有。
她會時刻關注遠在錦越的顧幼青,知道簡正西雖然薄幸,但對養在身邊的顧幼青還算是上心。
而離開自己的顧幼青亦是聰慧過人,把簡憑身份扮演的極好。
這讓她放心了不少。
直到後來顧幼青成婚生子,然後軌跡似乎慢慢的開始了改變,顧幼青似乎全心全意的投入自己的簡憑的身份之中,忘了他其實是北滄皇室的血脈,忘了自己背負的任務。
這變化讓顧長寧心中滿是矛盾。
既欣慰於兒子能在異國他鄉找到歸屬與幸福,又憂慮他是否會徹底留戀於南寧,忘卻歸途。
不過好在那時的北滄實力比起南寧雖略勝,但也沒有到絕對壓倒性的地步,所以顧幼青這枚隱藏在南寧棋子,顧成倉一直沒有動。
且又有沈陽這個南寧老臣在,顧幼青確實還不到用的時候。
再後來,顧南殤起勢,北滄的實力一下強勢了起來,顧成倉的野心也愈發膨脹,他開始著手布局,意圖將北滄的疆域拓展至更遠的地方,西平、南寧、東和,自然都是他想攻略的目標。
一直暗藏著的棋子自然也要被用起來,隻是顧幼青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毫無自保能力的稚童了。
身為南寧的重臣,他自然不會讓自己再輕易的被卷入這場權力鬥爭的旋渦之中。
顧幼青化身為簡憑的這些年,在南寧不僅贏得了簡家的信任,更憑借自己的智慧與手段,在南寧的朝堂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他雖割舍不下與母親的血脈之緣,但南寧是他第二個家,是他作為簡憑生存了二十多年的地方
這裡有他的妻兒,有他的親人,他怎會因自己之手讓這片土地遭受戰火,自然是不願配合天德帝的。
直到南寧簡太傅在潯河縣回京都路上,葬於滑體的山洪的消息傳到北滄的時候。
已然步入遲暮之年的顧長寧,因這件事遭受沉重打擊,竟一病不起。
她整日纏綿於病榻之上在,麵色蒼白如紙,身體也變得十分孱弱。
這一病就是整整三個月,期間府上的太醫們來來往往,用儘各種名貴藥材和奇方妙法,但始終未能讓顧長寧的病情有明顯起色。
就在眾人憂心忡忡之時,一天夜裡,一個神秘人手持著顧南殤的拜帖,避開眾人耳目,悄悄潛入了大長公主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