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和他的夥伴們首次目睹如此龐大的稻穀堆,即便部落有柴火堆,倉庫滿載,卻從未有過如此直觀的豐盈景象。這些稻穀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他們親手一棵棵精心收割的,這份喜悅,與獸獵的豐收截然不同。
在騰蛇之地已度過半年有餘,大米已成為日常飲食,眼前的稻穀僅是冰山一角,想到田野間還有更多,大家愈發興奮。未曾料到,隻消付出種植與收割的時光,竟有如此豐碩的回報,這遠勝任何冒險。然而,鳩他們未嘗知曉,起初拓荒一畝地,需耗儘多少人力。缺乏合適的魔法工具,全靠木質骨製器械一點一滴挖掘。如今的開墾速度雖仍艱難,但相較以往已有天壤之彆。自從犁被發明,耕作效率大幅提升,部落今年已開始嘗試製造青銅犁,來年拓荒會更快。如今,部落的農具水平已接近機械化前的水準,隻要是蘇曉能設想的,黑鐵他們都已製成。眼下,唯獨缺少適合農事的魔法牲畜,鹿群的力量仍顯不足......
午後,眾人於魔法小屋中沉沉安睡,晨間起得太早,加上一上午的辛勤勞作,疲憊已深。雖屋內無洞穴般的清涼,但也絕非熾熱之地,尤其是新修的廊道,使室內恒溫宜人。建造時,他們特地開設了寬闊的窗戶,部落中,除歡慶之時,門窗常開,通風優良,夜晚微風習習,即便是正午,仍感涼爽。
此外,陶土燒製的炕功不可沒,其質感猶如陶器,涼爽異常。如今,人們隻鋪一層獸皮於其上,更添清涼。蘇曉從夢境中醒來,發現大夥已在山洞中揮汗打稻。今年,公輸用木板巧製出幾件矩形工具,四麵包圍稻穗,敲打後穀粒便落入其中。
裝滿後直接傾倒,挑至洞外晾曬,甚至能多人合力將打稻工具抬出。洞口因應需求拓寬,足有兩米餘,所有部落之物皆可順暢出入。公輸還為此特彆打造了一扇堅固的新門,選用優質木材,穩固耐用。
打稻比收割更為高效,隻是塵土較大,山洞內彌漫著灰霧,刺鼻難耐。每個人鼻孔中皆染塵埃,蘇曉無奈之下,隻好分發麻布片,讓人們遮住口鼻,以作防塵之用。麻布孔隙雖不小,濕潤後仍能抵擋些許塵土。
當夕陽西沉,稻穀全部被打完,簡單整理一番,趁著天色尚明,氣溫適中,眾人又重返稻田,繼續收割。無烈日炙烤,舒適許多。雖然剛過黃昏,溫度未降多少,但已不再煎熬。
直至月牙高掛,人們才返回部落,享用夜宵,稍事休息。晚餐時並未吃飽,彎腰勞作,過飽會使人無力。至於清潔之事,眾人直接於潺潺小溪中解決。此刻,生存與休息才是首要,隻要能安然入睡,不必過於講究衛生問題。
原本第一天的魔法勞作可謂順利完成,夕陽餘暉中,他們收割的豐盈稻穀遠超總量的三分之一,按此進度,後天黎明前就能收完,比蘇城預想的要提早許多。這一切歸功於那些神秘的青銅農具,若是依舊依賴古老的石質鋸鐮刀,恐怕得耗上四五日,耗費更多力氣。
青銅器的一大優點便是幾乎無需頻繁磨礪,一天勞累後,稍加修整便重煥銳氣。若換作舊日的鋸鐮刀,一日內恐怕要打磨數次。此次雖也動用了幾柄鋸鐮刀,但其效率相比之下並不顯著。
與它繁複的鑄造工藝相比,實在是性價比極低。打磨一把鋸鐮刀所需的時間足以維護三把普通鐮刀,而一天下來,鋸鐮刀最多能比彆人多割出三四擔稻穀,如此看來,繼續改良鐮刀顯得無足輕重,倒不如多打造些其他實用工具。
兩日後,稻田的豐收全部完成,僅剩今日晨間的脫粒工作,最晚至黃昏也能全部搞定。頭日收獲的稻穀經過兩日晾曬,已接近乾燥,再晾兩天便能妥善儲存。
部落裡空曠之地眾多,多數土地經過堅實的夯實,非常適合晾曬,不必擔心任何意外。因此稻穀可以鋪得薄一些,晾曬時間也隨之縮短。不過,部落內的糧食地窖一旦封存,再取出晾曬頗為不便,故而大家都力求一次性曬乾。
這幾日為搶收稻穀,眾人筋疲力儘,蘇曉體諒之下,給大家放了一天假。打牌、垂釣、漫步,時光悄然流逝,大家都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如今糧食充足,部落的牲畜也在穩步繁衍,偶爾的閒暇時光並無大礙。自相親大會以來,部落未曾有過這般愜意的休息日,這次總算讓大家舒心地放鬆了一整天。
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妥善處理脫粒後的稻穀,它們關係到部落未來一年的口糧,每個人都不敢掉以輕心。晾曬時,周圍總是圍滿了人,他們在驅趕那些企圖偷食的鳥兒。每逢秋收時節,不僅是部落的人們歡呼雀躍,就連山林中的飛鳥也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