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宮……
李斯的話讓嬴政陷入了沉思,這封信件之中,並未說明喬鬆自己的想法,但是嬴政也差不多能猜出來。
“無妨,大體上百家入秦已成定局。儒家所作所為,也可理解。”嬴政開口道,為儒家之請求定下了基調。
李斯拱手行禮,表示自己明白了。
此時的李斯雖然主張法家,但他畢竟出自荀子門下。且和韓非之間的矛盾並沒有那麼深,因此還是對儒家念著一份情。不,準確的說,是對小聖賢莊念著一份情。
至於儒家其餘諸脈?
嗬嗬,那是什麼玩意兒!
老師一卷非十二子罵的可不隻是其他門派,還有儒家自己。甚至,還隱隱包含儒家上一位堪稱聖人的孟夫子。
“王上,臣以為公子所提刊印司一事頗為高妙!”王綰插嘴稱讚道。
“哦?妙在何處?”
群臣紛紛看向了王綰,想聽聽他的看法。
王綰回答道“臣認為高妙之處有三
其一,以此為由,將遊離於大秦之外的諸子百家納入秦法管理,讓百家遵守我大秦的法律;
其二,妙在我大秦以刊印司置身事外,不參與百家之間的學術鬥爭,卻能夠執掌規則,以刊印之權挾製百家;
其三,妙在接納百家為我大秦之用。”
王綰的一番話讓李斯心中一動,想到呂相公布白帛大書之舉,頓時明白了王上的意思。看來,王上是想要引百家對付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的確煌煌著作,可正因如此,百家才不會放過抨擊其的機會。文人相輕嗎,貶低對方就可以抬高自己的地位,何樂而不為呢?
之前不過是因為百家無意入秦,故此來觀看者都隻是百家學子,真正的重量級大賢尚未出現。
可紙張一事一旦公布,諸子百家定然聞風而動。屆時,哪怕秦國不引導百家攻訐呂氏春秋,這部著作帶來的影響,也將會被百家入秦的風向所壓製,國人將不再關注呂氏春秋。
好一招借刀殺人之策!
看來,二公子這封信來的,正是時候啊!
能坐在這裡的都不是什麼蠢材,陸陸續續意識到了二公子這封信所帶來的影響。當然,他們也明白,二公子不遠千裡以紙張為拜帖邀請儒家入秦,所圖謀者肯定不隻如此。隻不過,限於所知有限,他們暫時也隻能推測出這些罷了。
但眼下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辦法讓呂相撤除白帛大書。畢竟,百家入秦需要時間,這段時間內,鹹陽不能亂!
於是,眾人商討了一番之後,嬴政心裡有了計較,便命王綰以門人身份,向呂不韋去一封信。
……
相國府,來自王綰的信件很快就送到了呂不韋府邸。
自從秦王雍城加冠之後,這位相國大人的府邸就好像一夜之間,變得冷清了許多。仿佛大家都嗅到了某些危機,作鳥獸散。唯有相國養的門客,依舊還聚集在呂不韋的門下。
但,門客的數量也少了很多。
讓家老將王綰的信件送來,拆開平攤在案幾上,呂不韋閱讀了起來。但很快,他的臉色就變得難看了起來“王綰,也要離本相而去了嗎?”
王綰,可以說是呂不韋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如今,卻已經和他分道揚鑣。
王綰的信件中說的很清楚貴公去私為士之節操根基,事秦王為公,事文信侯為私,而貴公去私正是呂氏春秋之大義。
信件的最後,王綰再次勸告呂不韋,收回呂氏春秋白帛大書。
呂不韋了解王綰這個人,因此他很清楚,以王綰的聰慧定然能看懂他此舉的用意。然而,王綰如此回信,也向他釋放了一個信號秦王不喜呂氏春秋。
“家主,長史所派信使,還有一番話要轉告家主。”家老弓著身子小心翼翼的開口道。
呂不韋抬起了頭“什麼話?”
“長史說,尊侯為秦國辛苦操勞十數載,傾注了一生的心血。然,何故行此高懸大書,挾民意威逼王上之舉?
此時收回大書,尚能彌補與王上之間的裂隙。若尊侯一意孤行,恐難保萬全!”
哼!
呂不韋麵露怒色,一巴掌拍在了案幾之上。
王綰什麼意思,威脅嗎?
但隨即呂不韋便否定了自己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