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毅和張良君對視了一眼,兩人被楊子倫搞得一頭霧水。
他們不知道,此刻,楊子倫心中的陰霾,比那天上的烏雲還要深得多。
他渾身濕淋淋地回到蓉都軍情司,衣服都沒換,就讓人把林汝峰叫了過來。
林汝峰先開口說道“楊尚書,正有要事向你彙報。”
楊子倫擺擺手“彆叫我楊尚書,聽起來怪怪的。”
“”林汝峰無語。
他暗自撇撇嘴,你本來就是王國軍情司尚書,不這樣叫才是怪怪的吧?
其實楊子倫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書通輸字,他不知道為何,此刻就像打牌的人聽不得輸字一樣,突然變得迷信起來。
林汝峰此刻很乖巧,他也沒多嘴,立刻老老實實地問道“那我還是叫你楊大帥吧?”
楊子倫點點頭“林大人,說吧。”
“綜合各方麵情報,晉徽元賓天之後,太子一直沒有繼位,我們判定攝政王晉桓很可能自立。”
“你是說,他想篡晉?”
林汝峰點點頭“目前來看,這個可能性很大。”
“林大人,還有彆的情況嗎?”
“大晉軍情司尚書楚向天被攝政王指控殺了太子,三天後,在西都將被公開淩遲處決。”
“這個事,林大人你怎麼看?”
“根據我們掌握到的情況,大晉太子應該早就被殺了,楚向天是試圖援救太子,然後被栽贓。”
“那大晉此次公告天下,要淩遲楚向天,你又怎麼看?”
林汝峰神情堅定地說道“楊大帥,我判定這是晉桓的一石二鳥之計。”
“哦,你說來聽聽。”
“其一,這是晉桓的釣魚行為,用這種方法,試圖逼出楚向天的同黨,好一網打儘。”
“其二,如果沒人救援楚向天,那晉桓既立了威,又順勢解決了謀殺太子的問題。”
楊子倫點點頭,這個林汝峰果然不錯,看問題很有眼光。
“林大人,我知道了。”
“楊大帥,但這件事對王國來說,是大好事啊。”
“大好事?你說來聽聽?”
“如果晉桓能順利登基,他為了穩住國內,穩住自己的位置,應該不會輕動刀兵,王國可以獲得更長的斡旋時間。”
“如果大晉王朝有人反對他自立,尤其是劍幽閣閣主晉徽文和燕王,那他們就難免形成內戰,這樣大晉就更顧不上芙蓉王國了。”
林汝峰眉飛色舞地問道“楊大帥,你覺得我分析得對嗎?”
楊子倫點點頭“有道理,但是,你沒有站在天下的高度來看待,所以難免會有局限。”
林汝峰頓時臉色一肅“還請楊大帥指教。”
“首先,晉桓如果順利登基,他為了穩住位置,不是不動刀兵,而是會更快向王國下手。”
“為什麼?”
“因為,他急需用平定芙蓉王國這個功績,來加強他自立的正當性,同時將天下人的目光轉移開來。”
林汝峰點點頭,楊子倫這個分析很有道理,自己還是考慮得太簡單了。
“那楊大帥,如果大晉發生內戰了呢?這也對我們不好嗎?”
“林大人,想必你應該聽過一句話,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大晉如果展開了內戰,隻怕最先殃及的就是我們芙蓉王國。”
林汝峰很納悶“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