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的藥堂已經布置的差不多了,各種各樣的藥材,也聯係了藥材商送過來。
現在那邊的院子裡的人都被叫回了家裡,由張文堂安排好食宿,崔氏親自教導他們處理藥材。
好在這個院子夠大,這麼多人也是住得下的,許清河專門讓人收拾出來幾間屋子來堆放藥材。
府裡能做事的人男女分開,玉秀又借鑒了一下現代的流水線工藝,讓這些人分彆負責各種藥材的處理。
切段兒的就專門切段兒,磨粉的就隻負責磨粉,還有像是熬製,搓丸子,裝瓶兒……等等,大家都各司其職,互相不去摻和彆人的事。
不但是熟能生巧做得更快更好,還不會讓人把方子給學了去。
當然了,即便這些人都是簽了死契的,許家人也還是留了一手的。
像是所有的藥材都研磨成粉末之後,具體的配比還是由崔氏來掌握的。
再說這些藥方都刻畫在她的腦子裡,玉秀跟許清河即便是想要幫忙,也是愛莫能助。
每日看著崔氏挺著個大肚子忙碌,許清河連個藥方都看不懂也是急得不行,掙紮了許久,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問玉秀,他這個年紀了,要是想學識字還來不來得及?
老爹想要學習好給老娘減輕負擔,這也是也許希望看到的。
至於說什麼來得及來不及的,那當然是肯定來得及了。
許清河如今也就三十出頭,要放在前世,還是剛出社會沒多久的青年,正是想要闖出一番天地的好時候。
本來玉秀還想著要給他請個先生來教他,但是許清河想了想,便直接去找了家裡的賬房先生楊老五。
楊老五雖然沒有考中什麼功名,但是說要教導許清河識字,還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玉秀聽說楊老五答應每日裡抽一個時辰來教許清河識字,便立馬想到了一個主意。
“一頭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趕,不如看看府裡的其他人願不願意學識字,讓楊五叔給一起教了,我們每個月給他多發一份工錢束修便是了。”
主要是藥鋪到時候開張,要是大家都是大字不識之人,也很是不方便。
對於這些丫頭小廝來說,會讀書會認字,都是非常的了不起之人,他們隻有仰望崇拜的份兒。
如今一聽主家請人免費教導大家,他們心中都是十分的激動。
每日裡乾起活兒來手腳都更加的麻利了很多,到了規定的識字時間,所有人都早早的搬著凳子過去,一排排的坐得筆直,像極了前世的小學生上課。
玉秀也找人給定製了一塊兒大黑板,再從係統空間中兌換了一些普通的粉筆,一個臨時的許家學堂就準備好了。
玉秀還以為隻有那些丫頭小廝們願意學習認字,像是她身邊的青黛青芝,崔氏身邊的紫蘇芙蓉,就早早的征求了主子的同意,做完手上的活兒就過去了。
哪知道玉秀陪著崔氏過去查看時還被嚇了一跳。
不是很大的屋子裡被擠得滿滿當當,上到許清河這個主子,下到趕車看大門的於二牛父子三人,還有負責大廚房做飯的陳氏等人。
就連那幾個跟在崔氏後麵學了一陣子的幾個穩婆,也是坐得端端正正的在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