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太太正在為自己的兒子發愁,聽得崔氏這話,哪裡還能再穩得住,立馬化身古代查戶籍的老大娘,嘴裡的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冒了出來。
一會兒問人家是哪裡人士,一會兒又問人家性子如何,家中還有幾口人……
玉秀在一邊看著,有些慶幸這會兒天快要黑了,不然看這老太太的架勢,估計立馬就要攆到林氏麵前去親自盤問。
“哎呀娘哎,這八字都還沒有一撇呢,您老人家可彆再問這麼多了……”
崔大舅很是有些不好意思,扶著滿臉急切的崔老太太,讓她先坐了下來。
“您可彆聽我妹子胡說,哪裡有那回事……”
萬一人家沒有那樣的心思,這話再傳出去了,不得把人給活活逼死。
“我不聽你妹子的,那聽你的啥時候才能有兒媳婦?”
老太太沒好氣的給了崔大舅一個白眼,轉身拉著崔氏的手,兩人嘀嘀咕咕的進屋裡說話去,臨走前還不忘喊上玉秀一起。
在老太太的心裡,玉秀這個外孫女可是比她爹娘主意還要正,她也早就不把她當作小孩子了。
這樣的大事兒,當然要請她來出謀劃策了。
“她們都是女人,有什麼話說起來也比較方便。”
許清河安撫崔大舅說道,反正這裡也沒有外人,根本就不可能傳到外麵去。
“不過這事兒大哥還是先當作不知道的好,萬一這事兒不成,你們……在一起做事也不會抹不開麵子。”
崔大舅那日去找林氏來幫著做包子,就跟她商量好了合作方式。
他的意思是所有的材料都是崔家糧鋪出,林氏出配方,然後她帶著鐵蛋娘和另外的兩個婦人一起幫著做。
至於賣包子饅頭所得的收益,他們六四分成。
當然了,是崔大舅占六,畢竟他要拿出很多的糧食來。
聽說要白白的的分給自己四成收益,林氏都驚呆了,當即就連連擺手,哪裡敢答應下來。
她不過是做些簡單的活兒,大不了給她開些工錢就行了,哪裡敢要這麼多的收益啊?
而且足足四成收益,按照崔家糧鋪如今的名頭,那生意肯定是差不了。
到時候彆說是給她四成收益了,即便給她一成半成的,也夠她們娘倆豐衣足食的過完後半輩子了。
林氏不是一個貪心之人,她讓崔大舅不如還像是之前一樣,給她發些工錢就行,哪裡需要分什麼收益。
經過崔大舅的勸說,林氏為了兒子李宵將來能夠過的更好,還是咬牙答應了下來。
不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兩人對外的說法還是崔大舅請林氏做工,工錢跟鐵蛋娘她們幾個婦人的一般多。
這一轉眼兩人也已經合作好些了,旁邊的鋪子早就被盤了下來,稍微收拾了一下,取名崔氏飯館,隻賣早飯,生意也很是不錯。
這要是兩人的事情成了,彆說還真挺合適的。
崔氏把這件事攬到了自己的頭上,說是明日裡就找空閒去探探林氏的口風。
隻不過世事難料,常常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