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什麼玩笑!
他的這個兒子有幾斤幾兩,他這個老子能不知道?
處理國事沒有多大問題,但是軍事謀略沒有絲毫的經驗。
包括他的其他幾個兒子,在培養他們的時候,從來沒考慮過教導他們兵法。
因為周邊國家他已經收拾的差不多。
因此繼承者隻需要把國家經營起來,不出現內亂就可以了。
對於父皇的反應,李承乾也早就想到,而且還提前想好了說辭。
“父皇,你16歲就從軍,而且不到十年的時間,就打下半個大唐江山。”
“大唐在父皇的治理下,四海臣服,百姓安居樂業。”
“兒臣是你的嫡長子,作為將來要繼承大唐社稷的儲君,也應該向父皇看齊。”
“不僅要文能安邦,也要武能定國!”
人貴有自知之明。
李承乾也不傻,他知道要想說服父皇,就不要賣弄他的才能如何,更不要賣弄他幾乎沒有的軍事謀略。
而是向父皇陳述,作為未來的君主,應該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聽到李承乾的話,李世民的眼神緩和下來,他瞥了一眼李承乾的瘸腿。
隨後指著一側的座位,臉色平靜說道“坐下說吧。”
“謝父皇。”
李承乾行禮後,拖著瘸腿慢步向一旁的軟墊走去。
他走的很辛苦,也走的很慢,嘴角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苦澀的笑。
他知道父皇此刻正在注視著他的瘸腿。
和杜荷富有同情心的注視不同,父皇的眼神他雖然看不到,可他覺得後背像被刀子紮進去一樣,無比淩厲。
拖著瘸腿走路,雖然辛苦,但是這麼多年他早已習慣。
唯獨承受不了父皇銳利的眼神。
李世民的目光一直放在李承乾的身上,等他盤腿坐下後,這才收回目光,隨後也回到位置上坐下來。
停頓了十來個呼吸的時間。
李世民沉聲說道“父皇年少從軍,是因為當時國家動亂,現在父皇已經為你掃清一切強敵,你又何必執拗去征伐?”
“等父皇掃清高句麗這個最後的障礙,以後大唐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戰爭的發生!”
“以後你繼位了,隻需要發展民生,讓百姓安居樂業即可。”
吐蕃、高昌、突厥、薛延陀等實力強大的國家,已經被大唐掃了一遍。
現在把高句麗再收拾一頓,強國就基本被收拾的差不多。
其他弱小的國家,不足為慮。
不得不說,李世民很自負,他也有自負的資本。
李承乾微微搖了搖頭,臉色平靜說道“父皇,西突厥、吐蕃、薛延陀等國家,我們大唐雖然屢屢將他們擊敗,可過不了多久他們又會卷土重來。”
“貞觀十二年西突厥叛亂,我們唐軍過去平叛以後,僅僅過了兩年時間,他們再度發生叛亂。”
“再譬如,貞觀六年高昌叛亂,被平叛以後,貞觀十四年再度叛亂。”
“以此可以表明,藩屬國終究不是我們大唐自己的子民,臣服隻是暫時的,他們隻要稍微強大起來,就會重新卷土重來。”
“兒臣大膽推測,這些藩屬國,未來還會繼續叛亂。”
李承乾的這番分析,有理有據。
而且曆史也證明,他並沒有說錯話。
這些藩屬國,特彆是吐蕃這個國家,在將來讓大唐吃了不少大虧。
“承乾,長進了不少。”
李世民一臉讚賞地說道。
沒想到孔穎達、張玄素等嚴師不再教導承乾以後,他非但沒有繼續墮落,反而變得開明睿智不少。
這一刻,他覺得李承乾是一名很合格的儲君。
如果沒有瘸腳的話
李世民本人是一個愛以史為鑒的人,對史料有比較深的研究。
在貞觀四年,第一次打下東突厥的時候,他和長孫無忌以及房玄齡等大臣,就研究過這些國家的治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