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滅亡可以說是儒家製國失敗的經典案例,明朝也是如此,儒家學派再次加強,所以……
至於清朝,儒教為了迎合統治者,更是扭曲的不成人形了。
或許都是巧合。
當然儒教在這其中,也有不少熱血誌士,但是奈何太多的卑躬屈膝,太多的水太冷,太多的為了權力就可以不顧一切的優秀人物,終究是營造出了這一切。
竹林當中,清風徐徐,原本應該是清淨輕鬆之地,然而蔡邕的現在心情,卻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可以輕鬆的……
“汝之意,某亦知矣……”蔡邕說了一半,然後搖了搖頭,長歎道,“儒生爭權……乃求一活路爾……”
其實蔡邕說的也沒有錯,在漢初的時候,在儒家剛剛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領域上得到了獨尊獨享的盛譽和壟斷權力的時候,由於儒家極為害怕這種在人們思想領域中的獨斷權力會迅速丟失,以及害怕再出現一個類似當年誅殺他們“暴秦”這樣的法家政權卷土重來,所以儒生儒者們對法家思想的攻擊就相當猛烈,甚至不惜將這種爭鬥,覆蓋到其他的學派當中……
後世那些動不動就叫囂著要走彆人的路,讓彆人無路可走的,想必在漢代這個時候及其符合儒生的觀念。
“如此便可以筆墨殺人?”斐潛說道,“此種伎倆,亦為孔子所授?”孔子是沒有動筆墨的,他最多隻是動動嘴,而用筆墨殺人,則是後續的儒生衍生發展出來的。
蔡邕是比較傾向於古文經學的人,所以斐潛也就直言不諱了。和今文經學那種動不動就糅合各種道、法、陰陽等等學派為己用的拿來主義者不同,蔡邕更注重的是原汁原味的傳承和發展。
就像是董仲舒,三次應對武帝的策問,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思想對儒學進行發揮,把儒學改造成具有濃厚神秘色彩的神學理論體係,其中就已經是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的成分,然後便成就他的一家之言。這種側重於義理論證的治學目標和治學方法,實際上開創了今文經學派的治學風格和治學態度,儒教也變得越發的神秘化和宗教化。
這一點,恰恰也是蔡邕看不慣的。
蔡邕可以容許今文經學的發展,他也不反對今文經學的一些詮釋,但是動不動就以心論之,隨便扯一個句子便說其中含有孔子的微言大義,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窮究下去,這樣的治學態度,讓蔡邕很不以為然。
所以當斐潛說當下儒生喜好用筆墨殺人的時候,蔡邕也是無言以對。
儒生乾這個事情的人,不在少數。
最著名的莫過於司馬遷,其在《史記》之中大罵商鞅是“其天資刻薄人也……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不僅如此,對於秦始皇也是不遺餘力的抹黑,直接把秦始皇辱罵成了不是人的禽獸畜牲惡魔和暴君,“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司馬遷如此,其他的儒家信徒們對包括當年給與他們教育文化專控大權的漢武帝劉徹一樣是嗤之以鼻,多加侮辱,常以“秦皇漢武”並列加以羞辱醜化,無非是因為漢武帝雖然給了這些儒生教育文化政策的製定權,卻根本沒有給他們政治乾預能力,所以一樣是懷恨在心而已。
“……如此,儒之人,汝將如何處之?”蔡邕說道。
“回溯本源而已。儒盛於授,便長於授。天下學問如同浩瀚星海,無有窮儘,舍無窮之學問,求過眼之榮華,非儒也。”斐潛拱拱手說道,“若儒至此,便是千秋萬代,永繼無憂!”
不管是哪朝那代,對於純學術的知識分子,永遠都是及其敬重的,隻要他不參與政治的角逐,那麼就恨不得將其高高捧起,作為天下的標杆。不管是帝王或是權貴,殺一百個一千個政治的競爭者都不會有人說什麼,但隻要是動手殺了一個純粹研究農桑的學者,那麼立刻就會眾叛親離,就連最親近的人都會視其為短視無能之輩,不值得再投資在他身上。
蔡邕聞言,哈哈大笑,笑得淚花都有些出來了,然後搖頭道:“談何容易?也罷,且由汝試之……”
蔡邕不相信斐潛能夠成功,但是這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因為如今平陽這裡,已經是屬於斐潛的封地,換句話說,隻要皇帝不發話,那麼在平陽這裡斐潛的話便是最大,所以斐潛有一些奇思妙想,想要試試看,便試試看就是。
並且蔡邕也認為真正的儒,應該專注於學問,至於官職什麼的,都是浮雲……
但是想要推廣到全天下去,蔡邕認為可能性並不大。
一個掌握了權力,品嘗了甜美的人,並不是那麼好鬆開手的。
“不過,黃老亦不可大用……”蔡邕收了笑容,認真的看著斐潛,語重心長的說道,“黃老重方術,用讖緯,以惑人心,鼓噪為亂……太平之道便為前車之鑒,不可不防也……”
對於儒教會怎麼樣發展,說實在的,蔡邕蔡老頭子雖然也是感興趣,但是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事情,是蔡邕他擔心斐潛被左慈給洗腦了,被所謂的神仙鬼怪,長生不死等等東西蠱惑了,所以當他聽說斐潛準備重用左慈的時候,才急忙將斐潛叫來……
這一番話自然蔡邕也是說得嚴肅無比。
道家的黃老之學,其實也是如儒教一般,也在權力當中墮落了。戰國至西漢初期,道家黃老,原本也是經世之學,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慢慢的變成了所謂的“自然長生之道”,一些方士把黃老之學與神仙長生、鬼神祭禱、讖緯符籙等方術雜糅一起,視黃帝、老子為神仙,形成了原始道教。
斐潛點點頭,說道:“道家之人,如今善於鬼神,便精於鬼神可也……弟子已令左真人招攬道士,不日便往陰山傳道,以華夏之神,覆胡人之鬼……三月為期,且觀後效……”
蔡邕看了看斐潛,見其不像是敷衍之語,而且這樣也不算是讓左慈等人進入了政治圈之內,去向胡人布道麼,這就不算是什麼大事了,於是點點頭,沉默了片刻之後,又說道:“如此也好……聽汝之意,欲不用儒,又不用道……莫非汝欲用兵、法之人?”
既然斐潛沒有被左慈蠱惑,蔡邕也就放了些心,不過看著斐潛的態度,似乎即不想要讓儒生掌權,又不用黃老之人,那麼也就剩下了兵家和法家的選項,但是兵家和法家的人,也是證明了有比較大的弊端,如果斐潛有這樣的想法,蔡邕也覺得自己需要好好將斐潛糾正一下了。
沒想到卻聽到斐潛說道:“兵家之人,攻伐掠地,自然是一等一,不過治理民政麼,便不堪其用了……法家之人,明律清規,上下通達最為有用,不過也易陷於苛政,不容變通,可用一時不可用於一世也……”
“這……汝不用儒,亦不用道,兵法亦不用……這……”蔡邕徹底有些糊塗了,看著斐潛追問道,“這……治理農桑,終須胥吏,如此人員,又從何而來?須知鄉間豪右亦多為儒矣……”!up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