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
養濟院初步完善之後,溫以緹便開始頻繁地接受各家的赴宴的邀請。
此前的陳家和孫家宴席上,眾人便發現溫以緹對赴宴之事頗為熱衷。
此後,甘州境內各家女眷紛紛向溫以緹遞來請帖,她皆毫不猶豫地應下。
就連一些地主、鄉紳乃至商戶之家,也揣著賭一把的心態給溫以緹遞了帖子,沒想到她竟也應允了。
這讓眾人都為之驚訝,一些官家太太在背後嘟囔道“這溫大人到底還是個未及笄的小姑娘,如此愛湊熱鬨,還真是十分可愛。”
另一位也附和道“人若完美無瑕、無懈可擊,我們反倒要掂量掂量。這人有破綻,就如這溫大人,倒讓我們安心許多。”
而溫以緹每到一家赴宴,都會詢問能否將剩下完整的菜品打包帶走。得到主家同意之後,溫以緹在各家女眷驚訝的目光中,她毫不客氣地將這些食物帶回了養濟院。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她手下養著眾多窮苦百姓,每一分花銷都得精打細算。在這米糧比其他地方貴上好幾成的邊境之地,能讓眾人保持溫飽已是不易。
這些人肯定會覺得她這麼做丟了臉麵。
但…臉麵在這邊境之地能值幾個錢?能讓人吃飽嗎?
她可是跟正熙帝打了保票的,一定要把養濟院給做大做強!
另一邊,邵玉書新官上任,雷厲風行地責罰了許多下麵的官員。
而甘州最大的兩方勢力安遠侯和武威侯世子二人對此未作表態,就連下麵的孫同知和陳同知也都謹小慎微,在夾著尾巴做人。
因溫以緹彈劾肅州知州已有了後續,如今早已如疾風般傳遍了整個甘州。
陛下龍顏震怒,下旨嚴厲斥責了肅州知州,罰俸三年,令其十年之內不得升遷。
雖說未將其罷官貶謫,這對於一個已近半百的官員而言,無疑是極為嚴厲的懲處。
正因如此,眾人這才清楚的意識到,溫以緹在正熙帝心裡還是有幾分重視的。
在這甘州之地,又有幾人背景深厚到可無視此般情形?
他們這些人又豈敢,去招惹溫以緹和邵玉書呢?
時光匆匆,去年播種的那批作物,在眾人的殷切期盼中,轉眼間便已迎來了收獲的時刻。
儘管常芙和溫晴、徐嬤嬤等人儘力為溫以緹撐傘遮陽,但她們還是不可避免地黑了幾個度。
此次參與的皆是養濟院的人,其中有婦孺,有傷殘,然而他們乾活的勁頭卻比任何人都足。
溫以緹看著他們這般賣力,心中明白,他們是害怕自己失去價值,擔心日後被拋棄,畢竟這來之不易的安身立命之所,對他們而言太過珍貴。
但光靠這些人,來收獲正熙帝劃分給養濟院的大量官田,顯然是不夠的。
於是,溫以緹又尋來了邊境駐守軍隊的那些屯兵們,
大慶一直以來都是有軍屯製度的,就是由朝廷統一規劃,配給兵卒一定數量的土地,要求其自耕自種、自給自足的一種製度,他們都是擅長乾農活的好手。
而後還有其他雖不符合養濟院的標準,但溫以緹認為品行端正的那些窮苦百姓,也將他們雇了過來。
雖說給的工錢不多,但好在能保證他們在吃食方麵不用擔憂。
即便如此,這對於這些人來說,已是莫大的幸福。
眾人見此次不僅能有一日三餐,而且頓頓不乏葷腥和油水,就連米糧都不是曾經賑災時那些發黴的,隨即乾活便越發賣力了。
誰都不想因為偷懶而被人趕走,失去這難得飽腹的機會。
此外,溫以緹還關照那些更加較為貧苦的人家。每當他們收工歸家時,養濟院都會派人給他們捎帶一些乾糧回去。
能幫一點是一點吧,溫以緹心想。
但無心插柳,這件事情在當地迅速傳播開來,百姓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養濟院也在這樣的氛圍下,一天比一天辦得好。
而後,溫以緹也展現出了她作為盟友的能力。
在多個場合提到了作為一州之州的邵玉書,對養濟院的諸多幫助,使得邵玉書在做事時更加順利。
在養濟院的田地裡,人們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無論處於何時,當目睹如此眾多的糧食被順利收割,人們心中都湧起一股莫名的安心之感,這種感覺難以言表,卻又實實在在地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間。
溫以緹告知眾人,這些糧食的一部分會用供應養濟院,一部分會存入糧倉,以防不時之需,而剩餘的部分,則會以官府的名義,按照尋常的米糧價格向百姓出售,且絕不會有任何溢價的情況出現。
一些婦人們雖身形瘦弱,卻動作嫻熟地收割著莊稼,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那些傷殘者之人也儘自己所能,搬運著收獲的成果,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
那些被屯兵和雇傭的其他人,乾勁十足,手中的農具揮舞得更加有力。
溫以緹這是第一次看著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
在這甘州之地,吃飽穿暖,這本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卻顯得如此彌足珍貴。
那些身處京城,乃至江南等富庶地區的人們,怕是永遠都無法真切體會,邊境之地百姓們的艱難生活。
而後,溫以緹此刻的心中卻是滿足的。
因為,她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一成!!
這一成的增長,得益於溫以緹此前進貢的耕植之法。沒想到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也能有些作用。
那她之前改善過的,專門為西北之地研究出的方子,豈不是會更加有效?!